立即打开
中国上市公司收购方损益之探究*
巫和懋 张晓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No. C2009006
2009年4月10日
* 巫和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100871,张晓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邮政编码:100044,作者感谢教育部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8JJD840198)基金资助,也感谢北京交通大学人才科技项目(2008RC056)基金资助。
内容提要:本文以1999-2004年发生于我国证券市场的238起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样本,运用累积超常收益法(CAR)和连续持有超常收益法(BHAR)分别度量了收购方股东的短期和长期财富效应,结果显示:整体上收购方股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均遭受显著的财富损失,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同国外一样存在“并购股东损益之谜”。为了解开这一谜题,本文从分析企业并购的行为动机入手,运用实证方法将多个动因理论引入到并购绩效的研究中,发现大股东控制假说、多元化并购假说、过度自信假说和报表重组假说可以部分解释长期中收购方股东财富损失的原因;而短期中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多元化并购假说、过度自信假说和报表重组假说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键词:并购绩效
并购动因 CAR方法 BHAR方法
附件列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