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10-2 16:09:56
hhj-1 发表于 2019-10-2 11:00
哲学是要讲实体与绝对精神的。你不懂这个,就不应讲哲学的事。
哲学是最讲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3 09:46:48
yi_wen 发表于 2019-10-2 11:51
指鹿为马。看来你的逻辑推理是逆反逻辑?
看来你真的不知道你自己在讲什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3 17:56:3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2 16:00
连宇宙本源的性质是什么都能够言之凿凿,这与自诩通神就是一回事。无论是唯心还是唯物。
宇宙的本原,与起源相关。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与本论题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3 18:06:51
hhj-1 发表于 2019-10-3 09:46
看来你真的不知道你自己在讲什么了
这么通俗的原文你竟然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4 05:54:30
yi_wen 发表于 2019-10-3 17:56
宇宙的本原,与起源相关。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与本论题无关。
对真理的看法,这正是区分宗教与科学的最根本问题。无论是唯心还是唯物,都不是科学的真理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4 05:55:34
科学的真理观是“非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4 06:31:1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4 05:55
科学的真理观是“非唯”。
中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4 08:02:25
yi_wen 发表于 2019-10-4 06:31
中庸?
用卡额波普的话来说就叫“证伪”。人类的确没有任何方法能够证真,没有任何方法能够通神,因此“唯”是没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4 08:25:48
无论是逻辑的方法还是归纳的方法,都不能给出言之凿凿的结论,只能给出概率性的结论。科学是诚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4 14:08:4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4 08:25
无论是逻辑的方法还是归纳的方法,都不能给出言之凿凿的结论,只能给出概率性的结论。科学是诚实的。
你这本身就是“唯”。自相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4 14:20:38
yi_wen 发表于 2019-10-4 14:08
你这本身就是“唯”。自相矛盾。
我这本身又“唯”的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5 12:51:1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4 14:20
我这本身又“唯”的什么呢?
听说过否定就是肯定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5 13:46:12
yi_wen 发表于 2019-10-5 12:51
听说过否定就是肯定嘛?
不谈听说过没听说过什么。继续追问,我这本身又“唯”的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5 15:55:5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5 13:46
不谈听说过没听说过什么。继续追问,我这本身又“唯”的什么呢?
看来哲学思维不够深度呀。我说的还不清楚吗?可惜你无能理解。你否定“唯”,就是肯定“非唯”。也就是唯“非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5 17:16:32
yi_wen 发表于 2019-10-5 15:55
看来哲学思维不够深度呀。我说的还不清楚吗?可惜你无能理解。你否定“唯”,就是肯定“非唯”。也就是唯 ...
是人就说人话。唯就是唯,非唯就是非唯,何必画蛇添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6 07:25:1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5 17:16
是人就说人话。唯就是唯,非唯就是非唯,何必画蛇添足?
自证智商不及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6 17:24:46
yi_wen 发表于 2019-10-6 07:25
自证智商不及格。
继续追问:
我这本身又“唯”的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0:06:2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6 17:24
继续追问:
我这本身又“唯”的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0:10:02
yi_wen 发表于 2019-10-7 10:06
没错,就像梁启超说的,非“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0:11:33
什么也不“唯”,就因为根本就没有“唯”的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0:56: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1:00:09
龚民 发表于 2019-10-7 10:56
无知!你能不唯物质 不唯农业而生存吗?唯有一个理由.维持你生存就足够了。
你知道什么叫“根本”吗?不断刨根问底地追问下去,那就会得出“我不知道”的结论。这就是非“唯”的理由,也是李耳《道经》整个第一章要讲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1:10:22
李耳非恒道的理由,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非“唯”的理由。这正是中华人“没有信仰”的根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7:23:3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7 10:11
什么也不“唯”,就因为根本就没有“唯”的理由。
你还是没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7:25:0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7 11:10
李耳非恒道的理由,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非“唯”的理由。这正是中华人“没有信仰”的根源。
五千言,你根本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9:45:39
yi_wen 发表于 2019-10-7 17:25
五千言,你根本看不懂。
但愿你能够看懂。

“形而上谓之道”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那么恒道又是什么样的德?非恒道又是什么样的德?

请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8 06:55:4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7 19:45
但愿你能够看懂。

“形而上谓之道”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那么恒道又是什么样的德?非恒道又是什么样的 ...
形而上谓之道,与五千言的道,根本不是一回事。形而上下之道器,其实类似于指现代的抽象与具体。概念与实体。这是你自证看不懂的活证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8 08:14:17
yi_wen 发表于 2019-10-8 06:55
形而上谓之道,与五千言的道,根本不是一回事。形而上下之道器,其实类似于指现代的抽象与具体。概念与实 ...
道与德之间的关系,哲理与人文伦理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就连孔子都只能论德,无法论道。他主张对“天地君亲师”的绝对遵从,但给不出理由。就因为这样,德家都必须向道家讨教,去讨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9 03:12:0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10-8 08:14
道与德之间的关系,哲理与人文伦理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就连孔子都只能论德,无法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9 07:46:54
yi_wen 发表于 2019-10-9 03:12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孔子试图为维系皇权统治订立恒古不变的清规戒律(教条),但找不到订立的理由依据,他无法应对追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