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00 2
2010-03-11
2010年03月11日 17:35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有一个美国朋友叫彼得。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商学院,这个学院享有国际声誉。彼得祖上是从匈牙利来的,是个王族,先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来美,他出生在美国,可以被看成是纯粹的老美了。
  彼得毕业后在一个日本人在纽约开的银行工作。他做得不错,干到了副总经理的职位。虽然是副总,可他的薪水却比正总经理高多了。
  日本人也和中国人一样,工资制度上实行“内外有别”。彼得的薪水这么高,可还不知足。这老哥们常常要向总经理申请加薪。
  总经理当然知道彼得的薪水比他这个正职都高多了,但他有权管着彼得,包括给不给他加薪。

  按东方人的习惯,雇员平时不太好意思提钱或要求加薪。但彼得不然,他几乎月月要求,事事都有借口。这些借口包括他的孩子上学、学费增加、他要去度假、丈母娘要来探亲……日本人刚开始觉得这种事一般人不好意思开口,既然开口了,多少应该给点。就这样,越给越要,把日本人给要怕了。
  后来,日本人尝试不给。不给他加薪,彼得并不恼,也不影响工作情绪。但他锲而不舍、要而不止,让你内疚,让你不安。日本人看到彼得一派天真,那么无辜又那么无赖,简直无可奈何。彼得渐渐成了整个银行工资最高的人,但他仍然在申请加薪的道路上挖山不止。让日本人哭笑不得。
  彼得的祖父是“奥匈帝国”的一个王子。但他从来没觉得向日本人要钱有什么不好,更不会觉得这样会“丢脸”。贵族尚且如此,平民如何,自不待言。
  美国人在学校和社会上从小大抵受到的商业教育就是这么春风化雨似地涓涓入心,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血液里。
  在美国的学校教育里,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是用物质来体现的,你干得好就赢东西,有时赢的干干脆脆就是钱。欧美的一些牵涉到文化、科技、文学这类大事的获奖奖项得到的直接就是钱———奖金。从“诺贝尔”到“普利策” 都是钱, 这玩意儿来得实在不实在? 钱能通神。这话可不是西方人创造的。可见中国人对钱的认识也够深刻。但西方人把钱的意义已经领会得深刻到了前面说的那个份上了,他们又怎么能不“物欲横流”?( 王海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12 13:15:52
领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2 17:51:29
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