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迷思:负利率政策有效果吗?
在负利率大时代下,欧洲和日本相继推出负利率政策,但是事与愿违,由于同业间竞争,负利率下银行为了不损害储户利率,并没有将负利率转嫁给储户,因此负利率下商业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并没有显著下降,相反负利率进一步压低了收益率曲线,导致商业银行资产端收益下降,甚至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同时,负利率导致过低利率和宽松的流动性,引发企业加杠杆,导致宏观杠杆高企,资产价格暴涨,为下一次危机埋下种子。负利率政策下国债还有市场需求吗?伴随着各国央行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将会持续推动国债收益率下行,未来负利率收益的债券数量将会显著增加,因此负利率的症结在于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信心不足,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投资者信心问题,负利率将会带来的是流动性陷阱,负利率国债依然存在旺盛的需要。
负利率也会使金融市场和政府形成债务可持续的错觉,进而增加负利率政策的可持续时间;叠加数字货币的使用,持续的量化宽松将会推动负利率下限增加,增加负利率政策的施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