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322 0
2019-10-07
研究外资配资逻辑,重点关注大消费和制造科技行业

说到外资,大家第一时间肯定有这么一个概念,就是基本都是买大盘蓝筹。
实际上,我们从外资配置的过程分析,市值是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甚至部分行业的市值龙头个股被外资持有市值偏小。

其实,外资在各行业持股较为集中,第二个股配置力度明显弱于龙头企业。外资在选择行业配置重点时,除了考虑企业的经营数据,还会注重其在行业的品牌地位、竞争力以及管理能力。

从目前,QFII持股市值前30来看,外资持股个股的市值逐步抬升,目前持股市值普遍在100亿以上,持股中位数和均值,在1000亿左右。这也与统计数据有关,例如小市值公司外资持股市值也受到限制。

外资对于行业的估值容忍度较高,不同行业差异较大。此外,对于行业的龙头个股和其余个股,也有明显差异。例如,茅台与五粮液、美的与格力。此外,不同细分行业,估值空间不同,估值容忍度也有差别,例如家用电器中的苏泊尔。

行业变迁对外资配置影响较大。外资在2008年前后,也一度重仓钢铁煤炭等周期行业,但目前配置较重的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生物为主的消费股,银行非银为主的金融行业,以及电子等科技行业,此外,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的企业,也是重配的重点,例如上海机场、海螺水泥、中国国旅等。

分行业对外资重配的个股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行业,外资对估值的容忍度有较大的差别,在同行业中,外资对龙头个股和次龙头个股的估值容忍度也有差别。

就具体情况看,外资对白酒的估值容忍度在30-35倍附近,对于家电行业龙头,市盈率在15-20倍时基本是外资的容忍上限,医药生物行业呈现出估值分层现象,创新药和细分子行业的增长推升估值上限,估值上限可以达到100倍,而对于传统医药企业,估值在30倍时,外资增持的脚步放慢。电子行业呈现出较强的技术更新周期,估值空间与个股选择,与技术周期更为相关。上海机场的估值与中国国旅有一定的联动性,市盈率超过30倍时,外资增持放缓。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制度变革带来的机会。由于我国对持股限制的要求,外资持有A股比例不得超过30%,因此在外资持股接近上限时,我国监管机构会做出交易制度上的临时调整。若未来持股限制放开,外资或将继续增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