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是牌照制度,就是特许经营,这种制度导致了商业银行主要掌握在国家手里的现状,对下游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收储端,吸收存款的利息很低(3%左右吧),一些活期基本没利息,
在放贷端,动辄就6%左右的利息(房贷是第一大贷款去向),中间的利差很大,这是中国银行盈利的基础。是垄断的结果。
这就大大增加了货币要素成本,降低了整个经济的运营效率,同时银行低效率也衍生出其他的许多问题,比如:银行业的贪污受贿,普遍高工资(招行人均48万),民间借贷等问题。当前的银行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亟需进行改变。
未来改变的方向,我个人的看法
1、数据化改造,增强授信能力,服务更多的企业(之前郭树清还提过中小企业贷款比例的要求)
2、市场化尝试,引进竞争。降低息差。(8月20日引进了LPR的市场化报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