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5)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391小时
第八讲 能量的密度 为什么要生活在城市
足够高的人口密度是文明开始的条件,在文明开始时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好处:
1.让一部分人可以从事农业之外的事情;
2.能够养活一部分僧侣和知识阶层,能够养活专职的城市管理者和执法者;
3.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部入侵。
人口密度高,就有可能产生分工,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货物的交换,发展了商业。
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了轮子。苏美尔人还发明了帆船,这是除了人力、畜力外的另一种新动力。
在人力文明的任何阶段,最有效掌握动力的文明常常在那个时代的的文明竞争中取得优势
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文明中心不同的特点
第九讲 冶金:一场3000年前的技术碾压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卡迭石条约》
冶金技术是早期文明的标尺
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青铜(公元前3300年)中东、北非、小亚细亚地区率先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最早冶炼青铜的地区是东欧和小亚细亚地区的温查文化,大约在公元前4500年,但没有大规模普及。
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较晚,距今3000年左右,但水平较高,中国青铜器第一高峰是商超,代表作司母戊大方鼎,周超之后普遍使用青铜兵器,在中国青铜还作为一种实物货币。
冶铁难度高在温度,和易氧化。
人类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是美索不达米亚的赫梯人,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中国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掌握冶铁技术,秦汉后普及。
人类烧制陶器是第一次掌控能量,而冶炼青铜是人类掌控能量的一次飞跃。人均生产能量从5000大卡上升到10000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