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13日消息:3月9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迎来了一位新教授———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 普罗迪曾在1996年至1998年和2006至2008年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1999年至2004年,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其间他成功地推动了欧元,促成了欧盟东扩,并全力支持推动欧盟宪法的起草工作。普罗迪不仅是一位欧洲政坛要人,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经济学家。他毕业于米兰天主教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后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深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在从政之前,他在有千年历史的欧洲名校博洛尼亚大学担任工业组织和工业政策教授多年。主要著作包括《有力的竞争与市场的能力》、《意大利工业的广泛改革》等。 普罗迪长期关注中国发展,曾经先后25次到访中国。和普通到访不同的是,这次普罗迪成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教授,他将定期飞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中欧的学生上课。在当天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普罗迪对希腊危机、中国经济动力、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希腊危机:欧盟和希腊有能力解决 在普罗迪看来,希腊的经济总量只占欧盟经济总量的2%,所以希腊危机并不像外界说得那样是整个欧盟的危机。“对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希腊和欧盟之所以拒绝IMF的援助,是因为在它们看来,这只是欧盟成员国的内部问题,应该由欧盟来自行解决,欧盟也完全有能力解决。”普罗迪的态度非常乐观。 针对最近金融市场大肆做空欧元,他表示,欧元的问题在于当危机出现时缺乏相应的干预机制。因此他曾经提出通过发行欧元债券的方式来帮助出现问题的欧盟国家,但是欧盟各国政府对于这一建议持谨慎态度。“目前欧洲许多国家出现反移民、反全球化的声音,各国政府在推进欧盟一体化方面非常谨慎。而发行欧元债券,意味着进一步推进欧盟的一体化,因此内部阻力很大。” 他强调,欧洲各国绝对不会坐视希腊垮掉,希腊也在积极改变,削减政府开支,削减工资等,目前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福利政策: 中国应学习法国针对中国政府稳定经济的各项政策,普罗迪表示,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计划”是中国经济未来重要的保证。 他提醒中国,需要提升中西部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但是他不赞同中国复制美国的福利体系。“因为美国的社会福利成本太高,但是效率却太低。比如美国的医疗开支占其GDP的17%,但是效率却没有相应提高。而法国、意大利、德国的医疗开支占到GDP的7%-8%,效率并不比美国低。据说法国人的人均寿命还要高于美国。” 他建议,中国应该多学习法国、意大利、德国等的福利政策。“福利开支由国家统筹,分省区运营,这样更加灵活。” 通货膨胀:比财政赤字更可怕 针对世界各国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对抗危机的做法,普罗迪认为这是当下一种比较有效的做法,“除了希腊、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等,目前大多数国家政府的赤字水平还没有达到危险程度”。他真正担忧的是赤字引发的通货膨胀,“这才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应该警惕的问题。” 普罗迪指出,不能指望用增加公共开支的方法来实现经济增长,真正的增长还应该依靠创造新的经济领域,如新能源、生命科技等。 他对中国提出建议,发展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同于美国、欧洲等国的动力。“全球现在有70亿人,其中50亿人口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这就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中国有13亿人口,是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中国应该抓住自己的优势,增加老百姓的财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