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家长们和老师们忘了告诉我们,有些事,再努力也不会成功。”这是对的。就拿考人大金融来说,这时候分数线还没出来,我们按往年,375,想想自己,能够达到这个最低要求吗?在决定赴考人大金融的同学中,我敢肯定,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他们的实力,并不足以攀上这样的高峰。实力是相对的,假若你能搬动90公斤的重物,已经算了不起的了,但是这儿需要一位能够搬动100公斤重物的人,那么你就不是这儿需要的人。对这一部分同学来说,人大金融就是他们“再努力也不会成功”的事情。当然,你也丝毫不用为此感到自卑,这儿需要的只是一位几门课的成绩能考到375以上的人,或许你只是考不到这么高而无缘此地,你或者数学不那么突出,或者没有学习英语的才能,但你有你的才能,你该到能发挥你才能的地方去,超越那里的那些数学能考到150分英语能考到80的家伙们,这便是成功的人生。想想吧,想想吧。要的不是一时冲动,只是对自己的清醒把握。不妨再举一例。假若钱钟书先生此刻正逢二十岁的大好青春,这一天他忽然对经济学研究发生了兴趣,想要考取人大金融的研究生进行深造,请问是否现实?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事实上,他数学超烂,如果他是因为看了什么卡耐基励志书之类,深信“just do it”这样的话,买了所有的参考书,报了所有的辅导班,来考研,那么结果就会是这样的:第一年,他失败了;第二年,他最后又没能考上。第一年他数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考了78分,第二年稍有进步,96分,可仍然不够。知道成绩的午夜时分,他躺在某处酒吧的门外,酩酊大醉,自叹时运不济,老天不公。。这又何必呢。如果他瞄准了适合他的方向,两年的工夫,他就已经足以笑傲属于他的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