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中,实际上人民币已经升值了一个相当大的幅度,而不可否认的是事实上中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势头早已趋缓,而GDP和就业状况等指标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那么准确,事实上中国还有大量的失业群体,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水分”。当下的汇率已经是一个不能再升值的极限,事实上我个人认为还被高估了。
当下的经济形势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政府坚持的保八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当年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高速经济发展事实上已经达到瓶颈,基础差才能高速发展,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有了一个基础,速度自然放缓,研究经济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经济是怎么回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我以金融行业为例,中国的金融业其实非常的脆弱,但是制度上的保守给予了中国金融一定的抵抗能力,但是这同时也是与融入世界市场相悖的,像不完善的银行制度体系之类的我就不老调长谈了,值得一说的是中国大量的投资咨询类金融公司的出现应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资金小,不专业,依靠股市汇市投机的小公司完全是在消耗民众的储蓄,招聘大量业务员通过(包括欺骗)各种手段来吸纳民众储蓄进行非专业投机,包括通过境外机构双向操作等消耗国内潜在投资能力,政府应给予一些限制措施。而这种中小公司构成了中国金融业的主力,一些正规的金融公司像中投年年亏钱,像黑石,雷曼兄弟等案例,简直可以写进失败者教科书,惨不忍睹。中国其实缺少托拉斯。
从温总理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政府受到了很大压力,这很正常。美国和我国的差距依然是巨大的,但毕竟都是核大国,希望政府态度能够适当强硬,但更需手腕,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些崇尚斯密自由经济理论的国家,当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中国的干涉虽然保住了香港但是从此国外不再承认香港是自由之港的例子可以看出政策上的干涉有点破坏“游戏规则”,希望政府能更多的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经济,从而锻炼政府应对经济问题的能力,这毕竟是趋势。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隐患正在慢慢出现,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是调节国内经济结构,对比国内外各方面的差距。不是总是说比别人差。更要知道差在哪里,如何修补。目前来说建国未足100年,政府还极具公信力,但是政府内部希望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执政核心,平衡虽然是中国几千年的执政王道,但是改革更需要强有力的核心,国内政治体制事实上一直在制约着经济体制,这也许是国内外最大的不同吧。中国人并不在意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也不在意是有中国特色还是没有中国特色,经济上是有了改革开放,希望政治上能也有改革开放,胡温组合执政力很强,也很务实,但总觉力不从心。也许这是中国官场的悲哀吧。
也许是我心急了,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这些温和的手段实在太慢了,一步慢于人,步步制于人。总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时代的发展确实太快,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也许50年内没赶上,就再没机会了。中国80年代到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一个强势的邓小平,希望中国能出第二个邓小平。
问题实在是很多,我本人也非学者,一点愚见,大家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