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1
坛友MoonLee-Hi
王老师,您好 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十年迎来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先期粗放型发展有余,精专型产业不足,美国这个时候是否直指中国产业升级,对我国未来发展会产生怎样的连锁效应,是否这个分歧能在几年内消除?
A11
中国可能到了一个innovation-based的发展阶段,过去四十年主要是investment-based, 这方面您可以参考我和张军老师写的一篇文章:从做对激励到做对价格(发表在”界面新闻“)
----------------------------------------------------------------------------------------------------------------
Q12
坛友summersofa
王老师您好,微博关注您许久了,我想请教您对如下问题的看法,基尼系数显示我国比10年前15年前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A12
我认为收入差距在过去十年的拉大,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杠杆化的金融创新有关系。这方面当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
Q13
坛友紫藤萝之夏
关注农村集体土地的改革及未来发展方向,农民落户城市是否还继续拥有农村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到期后,是否可以继续承包?城市居民将来是否可以购买农村的土地?
A13
我认为真正的市场经济,要素都应该是可以自由流动和交易的。
----------------------------------------------------------------------------------------------------------------
Q14
坛友hzl619
王老师你好: 请问两个小问题: 1 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2 如何看待全国各地都在建设金融中心/金融城的事情,地方ZF把所谓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公司弄到一个区域,如宁波金融城/合肥金融城/天津滨海金融中心/济南金融中线的现象? 3.全国需要那么多的金融中心吗?
A14:
金融的作用有三个:融资、保险和信息加总(哈耶克)。要实现这三个功能,则需要各种金融合约,金融合约不外乎两个维度,(promise, collateral), 人类所有的金融创新就是在这两个维度上做文章。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中国目前还处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所以每个地方ZF、甚至每个机构都想做finance,是因为金融还不发达,而要做的事情却很多。
----------------------------------------------------------------------------------------------------------------
Q15
坛友Ipub
今年的新科诺奖得主刚刚火热出炉,请问王老师您对这几位学者是否熟悉?有没有进一步的评价?
A15
我对他们的研究还是很熟的,这个学期就上发展经济学。他们RCT(random controlled trial)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确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实证方法论方面),但也要注意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即其在外推性(external validity)方面的局限性,或者说如何scale-up,很多结果在局部的实验中是成立的,但推广后,由于一般均衡效应等,可能就不存在了,这可能是未来需要加强的地方。例如,在一个随机实验中,提高教育水平是能够提高收入的,但如果全国所有的人都提高教育水平,那么通过竞争效应,工资就不会提高了。
----------------------------------------------------------------------------------------------------------------
Q16
坛友pbsilence
请问王老师,随着现在自动化,AI技术的发展,未来是否会出现工作岗位减少,尤其是中高端岗位减少的情况?如果未来人类的劳动参与率大幅下降,那么,分配方式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谢谢~
A16
如果不加干预,AI市场收入差距会继续拉大的,因为资本是labor-augmenting的;如果ZF对机器人收税来让人类自由发展,思考大问题,也不是件坏事:)
----------------------------------------------------------------------------------------------------------------Q17
坛友张二寅:
非常赞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学》一文中建立新范式的观点。这个新范式的核心是建立GDP与货币、消费、储蓄、法准、杠杆之间的数量联系,新宏观的月度GDP=Mx(1一SxD)^(N一1)将货币乘数、投资乘数、费雪公式统一起来,期待能深入探讨。
A17
的确,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在2008年金融危机与金融经济学是脱节的,以后的研究会看到更多的融合,这个趋势目前已经很清楚了。
----------------------------------------------------------------------------------------------------------------
Q18
坛友@明明如月
王教授,您好!请问如果申请您的博士,需要具备哪些必备条件?
A18
只要有好奇心(curiosity)和恒心(perseverance)即可,我不看出身。
----------------------------------------------------------------------------------------------------------------
Q19
坛友18249079690
王老师,看到很多人问到土地改革的问题,之前也读到过您关于土地改革的文章,目前国家的土地确权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我感觉我身边的村子变化并不大,想问一下王老师,以后国家可能会怎么布局农村发展这块?农村发展的出路和方向在哪?
A19
我觉得需要跳出农村看农村发展,土地确权,人口自由迁徙,城市资本也可以进来;当年日本、韩国和我们的台湾地区不也这样过来的嘛。现在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清,不仅导致了农村的凋敝,也导致了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和城乡的两极发展,是非常不健康的。
不仅要确权,还要真正的可以交易和流动,否则确权也是名义上的,不能解决问题。
----------------------------------------------------------------------------------------------------------------
Q20
坛友说好不哭吖
王老师,您能否预测一下如果诺奖下一次颁给金融学领域的学者的话,谁获奖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A20
我觉得Douglas Diamond, Kyle, Geanakoplos都是合适的人选。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