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大同社会的崇高目标,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在社会保障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各种社会保障就难免出现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能比较全面的覆盖城市社区,虽然政府在农村也开始着手建立老人的社保制度,但仅仅只是杯水车薪,老人碗中缺肉少油,小病不治,大病等死的情况,在比较富裕或贫困的农村地区都相当普遍。当政府难以改善这一现状时,养老的重担落到了子女的身上,一些专家和学者曾经讨论过取消城乡二元体制,因为这是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甚至是扩大贫富差距的制度基础,就以城乡二元来说,城市的社会养老已经相当普遍,当地政府能够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来支撑这一制度的延续;然而农村社会养老成为了政府的一块心病,广大的农村老人群体似乎成为中国最弱势的一个群体。
如果家庭养老成为中国未来社保制度的趋势,势必引起诸多问题:首先,经济压力,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变的更加拮据,很可能拉大城乡的贫富差距;其次,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为农村的劳动力被家庭养老的因素限制在了当地;蔡昉在其《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到,在改革期间,劳动力从低生产部门(农业)向高生产部门(非农产业)的转移,对GDP增长贡献了16%-21%,廉价劳动力流入哪些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不仅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产业增长,还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个人觉得家庭养老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但老师就是要叫我们研究家庭养老的必然性。纠结!
希望大家能够的给我出点主意,集思广益。相互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