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国家社科与自然科学基金公平性差不多。但因为以下原因,容易产生自然科学更公平的感觉。
自然科学告诉死因,社科不告知。社会科学中的比例低,相对不容易中,因此申请社科不中的,自然科学往往能中。社会科学论证篇幅有限,对文笔和逻辑要求高,而自然科学相对来说堆起来即可,而且越偏自然科学的,往往文笔和逻辑越弱,成果多的、质量高的,自然科学基本畅通无阻,社科则是命运叵测。社科从早年的第二轮淘汰三分之二,到现在的一半,淘汰率太高,进入第二轮的都可能觉得自己该上,为啥没上,而自然科学第二轮淘汰率则小得多,整体立项率更是社科2-3倍。还有就是社科项目立项太少,有时一个会议评审专家只能初步确定一个、两个的权利,专家太少吧,又怕一言堂,即使没有关系,个人偏好也无法避免。近年国家社科会议评审时强调每一学科除社科院外,每一单位在每一学科(一级学科)立项数原则上不能超过3,杀死多少名校英雄才俊,而自科反而是鼓励优秀团队的,因此社科立项的尤其二流、三流学校的水平往往比名校一流学科被淘汰的差很多。退后一万步说,社科第一轮80%左右的淘汰率也挺高的,而且匿名,背景很少兼顾,听说国内前两名的高校有一名家(还有行政职务)连续报了11年,都没过第一轮。更有自己不申报时,可以当会议评审一级学科的大组长者频频过不了第一轮的“惨剧”,自然科学肯定不存在这种现象,只要是长老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