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算赤字达标
缘起会计方法调整
2010年03月16日09:04
对
财政部预算报告的分析显示﹐中国财政部调整了对部分政府支出的会计处理﹐政府因此能够宣布2010年预算赤字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这一标志性水平。
财政部承诺将年度预算赤字保持在GDP的3%以内﹐这也是欧元区国家应该不超过的上限。
会计方法的调整引起了对透明性的质疑﹐凸显出中国政府希望在全球市场对赤字和债务日益不安之际﹐展示出强劲的公共财政状况。
会计方法的调整在本月早些时候财政部提交给全国人大的报告中有简短的披露。
这项调整只是把一年的支出转移到了另外一年﹐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财政的整体形势比报告的要差。在全球衰退期间﹐中国比其它主要经济体的表现要好得多──这样的表现使北京方面能够更大胆地批评其它国家的经济管理。
在周日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美国国债是以美国国家信誉做担保的﹐希望美国以实际行动让投资者放心。温家宝还批评美国为了提高本国的出口而让美元贬值﹐反过来又企图用施压的办法来强迫人民币升值。美国和其它国家说﹐中国通过保持人民币低估而获得了不公平的贸易优势。
在报告中﹐财政部估计2010年全国财政收支差额将占GDP的2.8%﹐“与上年基本持平”。不过《华尔街日报》一项经过三位经济学家审核的计算则显示﹐对政府支出进行严格的现金核算后﹐2010年赤字会扩大到预期GDP的3.5%﹐而2009年财政赤字则会缩小到当年GDP的2.2%。
希腊等欧洲国家过去几年来利用调整会计方法来满足赤字率3%的目标。在欧元诞生前的酝酿阶段﹐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次性地调整了预算数据﹐使得1997年的赤字率可以保持在3%以内。随后的修正表明﹐当年这三个国家的实际赤字率均超过了3%。欧洲如今正在努力应对因希腊没能保持3%的赤字水平而引发的危机。
据官方标准﹐中国的政府财政状况仍比美国和很多欧洲国家要健康﹐不过中国官员越来越担心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2010年的预算是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大幅支出的第二年﹐也是最后一年。不过﹐大部分刺激资金都来自国有银行放贷的大幅增加﹐这部分资金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远远超过了政府预算中的直接投资。
不清楚中国财政部为何如此坚持3%的目标。中国没有把赤字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下的义务﹐而且许多外国经济学家已经敦促政府提高赤字水平。由于中国有巨额的国内储蓄﹐这意味着它无需从海外举债﹐因此中国也没有源自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紧缩政府财政的压力。
但中国政府时常面临投资者和中国民众的质疑﹐质疑其官方数据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中国这个世界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的真实情况。
国际预算促进会(International Budget Partnership)2008年有关政府财政透明度的报告中﹐100分为满分﹐中国得了14分﹐印度60分﹐美国82分。
该组织称﹐中国提供的公共财政信息不足﹐致使公民非常难以相信政府是负责任的公共资金管理者。
2010年赤字计算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待结转资金的方式发生了变化。2009年结转的地方政府支出达2,608.2亿元(合381.6亿美元)。据中国财政部的预算报告称﹐这笔资金原本分配给了2009年的项目﹐但未使用。尽管这些资金将在2010年使用﹐但仍被计入2009年的预算。
在对《华尔街日报》所提问题进行书面答复时﹐中国财政部证实结转资金未包含在2010年的预算支出之中。
把支出计入承诺付款的时间段也并非不常见﹐这是许多公司采用的权责发生制中的惯例。
但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大多数政府历史上一直采用现金收付制﹐只有当资金转手时才计算收入和支出。
基于这些原理﹐要计算中国政府2010年支出的全部资金还需要在8.453万亿元的正式预算支出之上再加上结转的资金。这将使预算中的2010年赤字在1.05万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608.2亿元﹐使其占预计GDP的比例从2.8%上升到3.5%。
中国2010年的实际预算赤字可能最终会低于预期﹐因为这是财政部基于总收入增长8%这一预测所做出的预算。外界普遍认为财政部的这一预测非常保守。中国财政部去年所做预算中收入增长也是8%﹐而实际增长达到11.7%。
Andrew Bat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