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对美国东北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做研究时,提出了城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认为城市带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密度为下限。城市带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国内和国际次区域合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规模是国家级甚至是国际极的。全球有六大城市群:
l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包括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这里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其国列最大的生产基地、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l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它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其中底特律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城。
l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包括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等城市。这里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分布着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
l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被成为超级城市带,其中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包括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西欧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荷兰的鹿特丹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l 英国以伦敦卫核心的城市群是世界最早形成的大城市带,包括伦敦、利物浦、伯明翰、谢菲尔德、曼彻斯特等城市。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均在此地,伦敦现以成为欧洲最大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江浙沪二省一市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台州等16个中心城市。这里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教育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密集区。
在世界大都市带的经济发展中,世界城市(globle city)作为增长极起到了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美国学者弗里德曼(Friedmann)提出衡量世界城市的主要指标:
l 主要金融机构
l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l 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
l 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
l 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
l 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
l 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的标准
世界上公认的世界城市主要是指纽约、东京、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