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说一张一元的纸币的造价成本是9毛多,而一张一百元的纸币的造价成本是在5.74元。所以,推出DCEP有利于我们节约造币成本。
1、DCEP会否造成货币超发?【重点】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设计了双层的运营投放体系而不是由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的单层运营体系。在双层运营体系下,上层是央行,由央行对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做信用担保,因此央行的数字货币与人民币一样具有无限的法偿性;运营投放体系的下面一层由不同的商业银行构成,商业银行等机构负责面向公众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同时,需要向央行100%缴纳全额准备金,以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重点】【重点】【重点】
(个人理解)DCEP的发行量上限取决于商业银行负债的多少,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DECP之后,其可放贷资产必然减少,从而造成市场货币供应的减少,引起通缩。但是初期推广阶段DCEP的发行量很少,对市场的冲击很有限,后期随着DCEP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M2的减少而引起通缩。【重点】
3、DCEP是否付息?
法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国家信用背书的,以法律形式赋予其强制流通使用的货币,目前来看,只有现金或DCEP是央行发行的法币,具有法偿性,而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货币乘数派生出来的货币,如M2属于广义货币,有很大一部分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负债,货币超发也很多来源于此,引起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导致铸币税很多都流向了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破产,这部分资金是根据储户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进行分配的。但是DCEP不同,它本质上是现金的电子化,直接由央行发行,由于不付息和全额上缴准备金,不存在货币派生的问题,则铸币税完全由央行掌握,这部分的货币控制权也属于央行,公众电子钱包里的DCEP也具有法偿性,背后是国家信用,不用担心偿付的问题。这才是回归货币发行的本源。或者央行数字货币如果付息的话,就和银行存款类似,严格来讲是比银行存款安全性更高的流动性资产,居民可能会把部分银行存款转化为央行数字货币。这样的话部分铸币税就从商业银行转到中央银行了,或者说回归本源。
货币的本质是有时间价值的,也就是利率,如果官方DCEP不计息,很可能会引发民间借贷利率,因为DCEP是真正的人民币,民间必然有借贷需求,就会产生民间利率的问题,也就是灰色地带。
4、DCEP不计息,负利率时代可能到来
如同实物现金,DCEP在目前的设计中不计息,但正如央行官员多次提到的,央行数字货币为实施负利率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刺激消费。
仅有实物现金时,负利率对持有人个人而言难以实施,并有可能引发挤兑风险,但央行数字货币时代到来后,央行对持有人货币掌握情况更了解,能更有效地追踪其流向。对央行数字货币计息无疑将影响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定价体系。
(个人理解)DCEP不付息的特征直接切断了商业银行贷款收入的来源,造成利润下降,后期应该会有结算费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