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明年将变得更环保的五个原因
2010年 1月 4日 星期一 12:00 BJT
(Pierre Briancon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巴黎12月30日电---经济将是2010年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推动力,而并不是政治。
2009年经济衰退对气候变暖问题的影响远大于任何外交努力,後者未能给哥本哈根谈判带来成功。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今年能源产量跌幅为1981年以来最高。
以下是明年世界将变得更加环保的五个原因:(其中有一些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首先,高昂的油价。原油价格升高将促使各国投资替代能源。自6月至今,原油交易价格一直在64-80美元之间徘徊,并且可能不会跌破这个水平。
当然石油总量仍然丰富,从较长期来看,伊拉克也将加入石油出口集团,但预计2010年甚至以後,油价仍将维持坚挺,原因如下:一、中国、印度等大型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是油价的稳固支撑点;二、美元贬值压力很可能有助于维持油价;三、欧佩克(OPEC)可能仍有足够能力防止油价猛挫。
因此,虽然油价不太可能借经济衰退冲到新高,但其价格也足够显示替代能源较为划算。
第二,廉价的天然气。低廉的价格将促使公共事业部门建立更多天然气发电厂,後者的环保性优于煤炭发电厂。目前天然气供应过剩的局面还不会很快改变,即使俄乌天然气争端爆发,或冬季气温降低都不太可能推高全球天然气价格。
美国非传统天然气生产预计将增长,这会迫使卡塔尔等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将市场从北美转至亚洲和欧洲。
第三,更多对清洁能源的研究及补助——所谓一厢情愿的想法就此产生。但西方国家最终可能意识到联合国遏制气候变暖的方式注定会失败。重视国内优先的原则将鼓励更多对低碳能源的研究,降低新能源成本,使其具有竞争力。
第四,经济威慑力可以达到外交途径达不到的效果。欧盟正在讨论是否对进口产品徵收碳关税等迹象,可能有助于中国更多关注减排问题。世贸组织暗示称,此类条例并不违反其规定。为了避免这类关税门槛,中国将认真推出减排提议。
最後,碳价将再次上升。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後,碳价的确受到冲击,但一些大国已采取措施,可能最终将碳排放交易价格推高,例如美国讨论中的减排法案,另外奥巴马政府有意将碳排放列为危害身体健康因素,以及英国的能源效率计划、还有法国的国内碳关税等政策。
尽管上述趋势或许能让未来一年变得更加“绿色”,但远期来看仍有一些危险信号在累积。若国际能源署的估计属实,在没有重大政策改变的前提下,全球恐将升温6摄氏度,远高于升温限于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全球经济增长将恢复,到2030年时,能源需求较2007年将提高40%,其中多出的需求中90%来自非工业化国家;煤炭需求的增速将超过其他任何能源。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已经打击了能源投资热情,无论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上游生产,还是发电厂都是如此。换句话说,到2030年世界将不得不同时应对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的双重严峻局面。只有全球大国真的把哥本哈根的失利当回事,世界才可能真的变成绿色。(完)
编译:杨思涵 发稿:王燕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