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3-19 08:54:04
经过对杨大师理论的全面理解,我很欣喜的是,虽然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做大的完善,但是基本上可以归入我的理论体系的一个子集。他会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这一点。呵呵,别生气,应该说天下英雄所见略同,英雄不问出处嘛!谢谢该论坛,聚集了这么多兴趣爱好者,集思广益,大大拓展了大家的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9 10:22:19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3-19 03:29
有量纲有如何?再复杂的量纲也没关系,反正这个分式的用处是用于两个商品的比较,目的是得出价格。这也是我称之为价格因子的原因。如果分子定义为:物品名称和数量/24小时,也就是商品需要量,分母也有个产量,如果供需稳定,那么需要量等于产量,相除以后,都没了!就剩下个人数和人数相除,那么这个公式就没任何意思了。

我在分子弄上个效用的目的只是说:如果进入市场的东西和服务没用处,那么分子是0,价格因子是0了,其价格当然是0,特殊情况下使用而已。大部分情况下是1(有用),即所有商品的价格由生产能力的倒数决定,倒数的含义其实就是均富理论。哪个行业越红火,价格反而越低,也就是说上帝会用价格这个东西把你的积极创造在全社会给共产了。

效用不是1就是0有何意义呢?它决定消费者买或者不买,你要买就必须掏那么多钱,由不得你感觉值多少。值多少由生产者的利益竞赛决定。会走路的人看到轮椅就不会买,是0;腰包羞涩,买不起奥迪,那么就不能买,你感觉不值钱也没用。

感觉值多少钱只能影响商品数量,或者一个行业的企业数量(说规模也可以),这个数量在那个公式里已经有了,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已经形成社会需求意志的“更值钱的感觉”比如姑娘觉得嫁妆有个奥迪才算时髦,那么这样的社会需求意志,使得数量增加,但是价格不会变。归根结底,价格主要反映科技水平。科技水平越高,价格越低。这不正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吗?价格不是别的,是消费障碍。
使用价值的表达式是:Un = Dn/T0
生产能力的表达式是:Mn = Qn/Tn
价值的计算公式是:V = Un/Mn

当供需平衡时:Dn = Qn
由此可以得到:V = Tn/T0
所以“相除以后”,并不是“都没了”。

    V = Tn/T0这个式子说明,只有在供需平衡的情况下,才可以用劳动时间直接去规定并衡量价值。
    马克思之所以强调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道理就在这里。但问题在于,马克思在论证价值的衡量时并没有强调供需平衡的问题。因此,当论述由价值到生产价格再到市场价格时,就不能不重新考虑需求的问题。结果是,没研究完,只给出了一个定性的“波动”的解释。

    马克思并非没有考虑到需求的问题,这是用劳动力的价值表示的:“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第195页)
     如果不用具体的需求表示,而是折算成“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那这种折算的前提就必须是供需平衡的情况。否则,生产“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与具体的劳动时间就有可能互为前提而形成循环论证。
    比如,马克思举了一个例子,由此假设“每天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是半个工作日。”(第196页)
    假设还是生产这些东西,可实际工作了一个工作日,那怎么会是“半个工作日”呢?
    如果就是工作了一个工作日,每天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也确实是”半个工作日”,那就有可能生产出了多一倍的“劳动力所需要的”。在这种情况,劳动力即便想增加一倍需求也没有这个购买能力。
    要是认为多出的一倍都是机器设备的生产资料,在没必要多生产生活资料的前提下资本家也不会去购买。(正常的损耗已经折算到生活资料的生产中了,或者说生产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的时间已经包括了生产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的时间。
    因此可以说,这是很明显的供需非平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由价值就不可能转型到市场价格而使得这种价值量度变得没有实际意义。
    如果供需平衡,生产“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与具体的劳动时间相等,那就不存在“剩余价值”的问题。

   
    303版主认为“使用价值中的基本需求量”听起来让人很费解,因为以往的使用价值的概念是一种定性的描述而没有定量一说。所以,把“使用价值中的基本需求量”叫做需求因子或“价格因子”倒是很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9 11:20:41
杨振伟 发表于 2010-3-18 17:42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3-18 15:03
人们有不切实际的诉求和幻想
所以你不能仅仅依据这些来做推导
每个人都想不劳而获
你能满足他们的诉求吗
如果你觉得不劳而获的想法是错的
我给你换个说法,叫事半功倍,少花时间多办事
你能办到吗?
所以,你还是需要去区分一下,哪些是合理的事情,哪些是不可实现的幻想
我不会忽视人的诉求
你现在考虑的是将来社会将要做的
我会在后面交代
你误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9 16:38:59
杨振伟 发表于 2010-3-18 17:4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0-3-18 14:46
我研究经济学没有站在任何阶级的立场上,我得出的结论是为所有人服务的
~~~~~~~~~~~~~~~~~~~~~~~~~~~~~~~~~~~~~~~~~~~~~~~~~~~`
在中国,能够以人类立场而不是以阶级立场或种族的立场去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只不过,以人类立场来观察人类自身,这已经注定了你的主观立场所固有的偏见仍然太大.如果能够再进一步,能够把人类放到整个生物圈来统观,你的偏见还能更小一些.
?有点没弄明白
不管你研究什么,你都不应该有研究对象的立场.这是你应该首先弄明白的事.经济学没有为谁服务之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0 16:20:34
为什么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大思想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0 17:56:32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3-19 03:2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3-18 21:06
使用价值的量纲:物品名称和数量/24小时
生产能力的量纲:物品名称和数量/小时
都有量纲。
两者比完之后就没有量纲了。
因此,使用价值即“效用”之间不能通约,生产能力之间也不能通约,必须分别表示。
但各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可通约,这正是价值比的意思。
有量纲有如何?再复杂的量纲也没关系,反正这个分式的用处是用于两个商品的比较,目的是得出价格。这也是我称之为价格因子的原因。如果分子定义为:物品名称和数量/24小时,也就是商品需要量,分母也有个产量,如果供需稳定,那么需要量等于产量,相除以后,都没了!就剩下个人数和人数相除,那么这个公式就没任何意思了。

我在分子弄上个效用的目的只是说:如果进入市场的东西和服务没用处,那么分子是0,价格因子是0了,其价格当然是0,特殊情况下使用而已。大部分情况下是1(有用),即所有商品的价格由生产能力的倒数决定,倒数的含义其实就是均富理论。哪个行业越红火,价格反而越低,也就是说上帝会用价格这个东西把你的积极创造在全社会给共产了。

效用不是1就是0有何意义呢?它决定消费者买或者不买,你要买就必须掏那么多钱,由不得你感觉值多少。值多少由生产者的利益竞赛决定。会走路的人看到轮椅就不会买,是0;腰包羞涩,买不起奥迪,那么就不能买,你感觉不值钱也没用。

感觉值多少钱只能影响商品数量,或者一个行业的企业数量(说规模也可以),这个数量在那个公式里已经有了,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已经形成社会需求意志的“更值钱的感觉”比如姑娘觉得嫁妆有个奥迪才算时髦,那么这样的社会需求意志,使得数量增加,但是价格不会变。归根结底,价格主要反映科技水平。科技水平越高,价格越低。这不正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吗?价格不是别的,是消费障碍。
呵呵,量纲是严密逻辑的基础,也是量化的基础,所以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0 17:58:01
shaojinlin 发表于 2010-3-19 08:54
经过对杨大师理论的全面理解,我很欣喜的是,虽然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做大的完善,但是基本上可以归入我的理论体系的一个子集。他会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这一点。呵呵,别生气,应该说天下英雄所见略同,英雄不问出处嘛!谢谢该论坛,聚集了这么多兴趣爱好者,集思广益,大大拓展了大家的思路。
没关系,只要能够让人类发展少走弯路,归入什么类别有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0 17:59:42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3-19 11:20
杨振伟 发表于 2010-3-18 17:42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3-18 15:03
人们有不切实际的诉求和幻想
所以你不能仅仅依据这些来做推导
每个人都想不劳而获
你能满足他们的诉求吗
如果你觉得不劳而获的想法是错的
我给你换个说法,叫事半功倍,少花时间多办事
你能办到吗?
所以,你还是需要去区分一下,哪些是合理的事情,哪些是不可实现的幻想
我不会忽视人的诉求
你现在考虑的是将来社会将要做的
我会在后面交代
你误会了
也许只有全部理论看完,才会理解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0 18:03:37
sandy2001 发表于 2010-3-20 16:20
为什么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大思想家呢?????????????
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大思想家
只是一种研究和探索
发出来的目的原本就是和大家一起探讨,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如果是大思想家,谁还有功夫在这里逗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1 19:01:47
科学都是以假设做基础的
你那签名就有问题

人们容易忘记,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 ---尼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1 19:06:51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3-21 19:01
科学都是以假设做基础的
你那签名就有问题

人们容易忘记,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 ---尼采
科学的确是以假设作为基础的,但是我说的是经济学的假设
科学的假设应该类似公理之类的,即使不是这样,也应该是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假设
也许是我的签名有问题,那我改了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