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独家获悉,《轮胎行业准入条件》、《轮胎行业产
业政策》等轮胎相关政策预计将于3月底或4月初由工信部发布。政策提出,对轮胎出口
加强管理,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竞争,到2015年末,轮胎出口占产量的30%-35%。
早在2009年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经济技术委员会就在行业内组织讨论并起草了《
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准入条件》的出台将有利于大型龙头企业,并将在行业内掀起
并购潮。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认为,结合政府当前提出的出口目标,中小型生产
企业在此次政府调控下生存更加困难,业内进一步的重组洗牌势难避免。
目前中国的轮胎生产企业约有300家左右,但其中大部分为年产量在50万条以下的小
厂(约占70%)。而50家大型轮胎生产企业的产量则占到中国轮胎总产量的70%。外资企业
主要有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韩泰、锦湖、横滨、库珀、住友、佳通等,主要产
品为半钢子午轮胎与全钢子午轮胎,其产量占据中国子午轮胎的90%以上;中国内资企业
主要有上海轮胎、三角集团、山东成山等,主要产品为斜交轮胎,但是规模一般不是很
大,生产设备相对比较落后。
从下游汽车市场发展状况来看,我国轮胎业在未来五年可以维持13%的增长率,
但是相对应的出口却受到国际市场和贸易壁垒的双重影响,从历年出口情况来看,情况
不容乐观,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为保护国内产业,纷纷针对中国轮胎实施所
谓“特保案”,尤其是美国2009年对我国实施美国轮胎“特保案”使我国轮胎出口遭受
重创。轮胎出口额比“特保案”实施前下降70%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借贸易壁垒的幌子对出口进
行限制不仅对出口总量有大的影响,对国内生产企业的结构也有明显影响。总体来说,
贸易壁垒包括反倾销、知识产权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发贸易壁垒的重要原因是产
品存有安全质量问题、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不尽合理以及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等。国内
的大部分内资企业研发实力不足、技术含量偏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面对国外的贸易
壁垒,企业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
但同时可以看到的是,国内的外资企业比如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大型跨国
企业,公司研发实力大多雄厚、技术优势明显,产品质量普遍高于内资企业生产产品,
因此,在面对贸易壁垒的同时,这些厂家生产的产品包括“贴牌生产”的产品受到的冲
击就小得多,在内需尚未完全拉动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要比其它内资企
业好的多,在内资企业没有摆脱困境的时候,外资企业兼并行为将更为频繁,从这个角
度看,即将出台的国家产业政策,在引导市场有序竞争的同时,外资企业会是最大受益
者,由外资企业主导的并购浪潮将会来临。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 徐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