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小龙对大多数人来说,留下的只不过是个记忆,甚至这记忆还停留在周星驰对他的喜爱和模仿上,停留在成龙功夫片的背后。当今天人们为中国电影人在好莱坞多了那么一点点席位而兴奋的时候,我们无法再绕过他,他是一段历史,是中国演员进军好莱坞的开路先锋。
凭着自己的一身拳脚,李小龙成为第一位进入好莱坞担任主角的东方巨星。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和偶像”、曾荣获美国政府颁发的“多米尼加艺术奖”和“终身成就奖”,还入选“十大世纪风云人物”。
左图:李小龙是中国影人进入好莱坞的开路先锋
李小龙为世界电影创造了一种名叫“功夫片”的片种。他在银幕上塑造了热情、善良、勇敢、不畏强暴的中国人形象,他的英雄气概使全世界为之折服。尽管他在电影中痛击日本侵略者,但直到今天,李小龙在日本人眼中仍然是英雄,是男子汉,是“武之圣者”!
而李小龙在电影界的影响也并不只是个人的荣誉昭彰,他带给香港电影界的震动更犹如一场地震。1971年,李小龙接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由美返港,拍摄了《唐山大兄》一片,此片一经推出便创下了310万港元的巨额票房收入。《唐山大兄》不仅仅是在香港,而且在整个亚洲也轰动一时,它的成功不仅使李小龙成为香港最红的明星,也使“嘉禾”从一个起步者一举迈进了竞争者的行列。
“现在,当我欣赏他的影片的时候,我认为,它们都是杰出的作品。它们树立了其他每个人都想效仿的标准。如果不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的话,它们总有一天成为李小龙业绩的证明。他有制作电影的才能和品格,这些都将成为永垂历史的经典之作。”李小龙的后来人成龙如此评价他。
右图:坚强不屈的武者形象深入人心
霹雳身手
在李小龙的电影中,人们可以看到他的不少经典动作。
李三脚
李小龙腿法出众,人称“李三脚”。他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那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对方如果不是精于腾挪闪躲的话,实在不易招架。就算两三个人围攻过来,也会被李小龙击倒。在罗维执导的《唐山大兄》(1971年)中,就有李小龙与6名歹徒搏斗的精彩镜头,观众可以看到李小龙连环三腿的威力!后来成龙和甄子丹也分别在《城市猎人》和电视版《精武门》中有类似表演。而在《精武门》(1971年)中更有成龙(当时还只是特技演员)被李小龙一脚踢得破窗而去又飞出20米的镜头!
双截棍
右图:双截棍打遍天下无对手
李小龙除了精通中国武术,在旅美期间,还曾向美籍菲律宾双截棍和短棍名家———丹·伊鲁山度请教,并在其指导下成了一名用棍专家,生活中也常携带双截棍防身。在好莱坞剧集《青蜂侠》(1966年)中,李小龙首次使用了双截棍。结果美国不少州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拥有双截棍,原因是有些美国青年看过李小龙的功夫片后,也玩弄起双截棍,结果酿成人命。而他在《精武门》中的表演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精湛的双截棍术。到了拍《猛龙过江》(1972年)的时候,李小龙手中的双截棍变成了两对,表演难度极大,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在李小龙遗作《死亡游戏》(1978年)中他与菲律宾高手比试双截棍是全剧的精华所在:李小龙与伊鲁山度使用的是相同的器械,不同的打法、高水平的棍法让观众目不暇接。
左图:遗作《死亡游戏》
寸拳
李小龙的无敌寸拳,是从中国传统咏春拳的“寸劲拳”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高级的杀手锏技艺。李小龙的“寸拳”所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超过45公斤的人击出相当一段距离。1973年李小龙与美国华纳公司合作拍摄的《龙争虎斗》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李小龙在片中创造了一位以武入哲、坚强不屈的武者形象。最经典的一段当数李小龙与罗高拔的那场比武。李小龙连续三次在同一角度以“寸拳”将对手打倒。在被对手抓住一只脚后,又用不可思议的空翻将其再次踢倒,这一经典动作被后人多次模仿。
龙的传人
作为功夫片的开山鼻祖,李小龙对洪金宝、成龙、元彪甚至周星驰等著名电影人日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成龙曾经说:“没有李小龙就没有我”;李连杰说:“李小龙是我的榜样”;喜剧之王周星驰更坦言李小龙是自己“从小到大的第一偶像”,除因自己钟情武术外,李小龙那股无人能及的个人魅力亦是原因之一,受着李小龙的巨大影响,周星驰矢志在演艺界发展,“在过往的演出里不自觉间也会模仿李小龙”。
平民英雄———成龙
李小龙骤逝后,全亚洲开始掀起一股寻找李小龙第二的热潮,但很快这股热潮就平息了。因为在当时要找一个和李小龙一样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最终填补李小龙英雄真空的人是一个与李小龙的银幕形象完全相反的人———李小龙原剧组中的特技人成龙。1978年《醉拳》面世的时候,成龙以自己的喜剧天赋成功地突破了李小龙的阴影,功夫喜剧这一新流派也随之出现了。在成龙的电影里,电影暂时失却了庄重而重新出现了电影诞生时的那种粗糙的新奇感。在后来的《师弟出马》、《A计划》系列、《警察故事》系列等经典作品中,成龙把自己的喜剧天赋、不用替身的拼命三郎精神、平民英雄式的亲和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功夫皇帝———李连杰
右图:李连杰最佩服李小龙
1982年出品的电影《少林寺》推出了一代功夫皇帝李连杰。在对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演绎方面,李连杰达到了一个不可超越的巅峰。可以说,如果没有李连杰,今天武侠电影的成就将大打折扣。以后虽然陆续有赵文卓、吴京等武术冠军加入电影圈,但再没有一人能像李连杰的肢体语言那样刚柔相济,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清朗正气。在这以后李连杰与徐克、程小东、袁和平等人的数度合作中,《东方不败》、《黄飞鸿》系列、《精武英雄》、《太极张三丰》、《冒险王》等佳作接连问世,使上世纪90年代的前几年成为了中国武侠电影最为辉煌华彩的一段时光。
李小龙第二———甄子丹
甄子丹可以看作是第二个李小龙,他的武打继承了李小龙动作的力度、创造性和实战性。而由于甄子丹在国术和跆拳道上的功力和他从袁和平处学到的动作设计与剪辑,也使他的动作在美感上大大超越了李小龙。1990年他主演的《洗黑钱》,虽是一部相当平庸的作品,但甄子丹在与袁和平合作下创造的那种随心所欲,收放自如的打法,可以说是创造了武打动作的又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