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405 0
2010-03-20

据纺织服装行业人士初步估算,该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约5万家,其中10%的规模以上企业贡献了整体利润的90%,这些企业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但另外90%的规模以上企业只贡献了整体利润的10%,由于利润率较低、议价能力差,人民币升值将对其造成明显冲击。

规模以上企业一般拥有工人数为500人以上。如果5万家中有90%抗压能力差,意味着4.5万家企业,也就是2500万人的就业面临着冲击。”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估算。这2500万的就业危机还不包括其它规模以下企业,以及纺织服装行业以外企业。

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这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大威胁。”周世俭说。

除了就业问题以外,出口行业利润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影响点。

机电商会内部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将明显削弱行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抑制出口。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3%,累计出口机电产品7131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4%。

总体看,人民币升值将对三类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大型成套设备企业;家电、电工、一般机械等优势产业;造船、汽车、钢铁、手机等弱势产业。”上述报告指出。

机电商会信息咨询中心的张慧玲告诉本报记者,大型成套设备企业中的电站、轮船、铁路、通讯等成套项目出口合同金额大、周期长,从签约、设计、建设、调试到交付使用一般需要3~4年,收汇周期大约为8~10年,因此存在巨大的汇率风险敞口。

一些企业在2007年和2008年已经承受了相当于其利润30%-40%的汇兑损失。”张慧玲说:“经机电商会估算,目前企业在手合同约为1500亿美元,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整个行业将减收300亿人民币。这类企业受影响程度最大。”

对于家电、电工、一般机械等优势产业,由于行业中小企业多, 竞争过度, 出口利润率普遍在3%左右。通常来说,企业接单、出货、结汇至少要2~3个月,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多数企业将难以承受。

多部门和重点行业商会的压力测试,是否暗示人民币汇率即将出现松动?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此前表示,政府对进出口企业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调查是常态性的。暗示了压力调查的启动并非汇率松动的信号。

周世俭认为,通过压力测试,中国在面临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真实压力可以得到更好的证明。“压力测试本身立足于升值难。”

在机电商会提交的调研报告中,系列数据最终也指向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建议。“考虑到目前美元对欧元升值、韩元和东欧主要货币贬值的情况,人民币实际上已经进入相对升值轨道,再提人民币升值实为不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