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关心的事情可以用“又多又少”来形容了,所有的事情基本是围绕着两会,说多
主要是两会关注的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太多了,说少其实就是一件事“两会”,当然,我
们还是接着上周的话题来说第一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两会
说到两会,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了,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这份报告的时候,
除了欣喜、振奋,更多的还是责任与难题。温总理务实创新的工作报告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讲了许多成绩,提出了一些问题,也出了许多主意。更多的内容只能留给大家看了。
两会开了,还有一份重要的报告就面世了。《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
完成31628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下同),超过预算2372亿元,完成预算的108.1%;全国财政
支出33708亿元,超过预算1453亿元,完成预算的104.5%;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080亿
元。中央财政收入完成17249亿元,超过预算1034亿元,完成预算的106.4%;中央财政支出
完成20249亿元,超过预算1034亿元,完成预算的105.4%;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2999.
62亿元。地方财政收支相抵,结余或结转919亿元。全年发行国债702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
债务收入6923亿元,代地方政府发债100亿元。赤字和国债发行均在批准的数额内。2005年
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32614亿元。中央预算超收收入主要用于解决出口退税、供销社政策性
历史欠账,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关键词二、能源战略
25年前,邓小平首次提出能源“是经济的头等大事”,能源如今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能源主导著中国的外交、国防和经济政策:它影响著中国与中东、非洲和中亚的关系;它
决定著中国军队如何发展、保卫珍贵的能源供给线;也为中国处于躁动期的广大人口提供
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
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
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对我国十五期间政策执行不力的重要量化性修正
,这一有明确标准的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整的话语口径正在改变的一个明显信
号。
关键词三:贫富差距
这件事其实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热点,但是,现在把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出,是想说明另一个
意思的。两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诚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工资所所长苏海南、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天则所秘书长张曙光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齐聚天下论衡,就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展开了一个关于收入差距
的讨论。尽管这几个人一直是这一领域的研究重要人物。但是,这次他们的讨论是非常令
人失望的,整篇报道谈的是一些老问题,根本不能涉及一些真正的让人感觉到这个问题有
望解决的任何有用的信号。
关键词四、厉以宁
“股市目前不太景气,原因很多,但人气不足是最重要的原因。”这是厉以宁教授3月4日
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的。
“三个问题导致目前股市人气不足:不少股民对股市发展信心不足,持观望态度;股市
上的一些具体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券商融资问题、信息披露问题、增加透明度问题等;股
权分置改革正在进行中,各项政策正陆续出台,股改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显现。”
厉以宁经常会说话,但是,这次讲话似乎有点底气不足的样子。人气为什么会不旺,信心
为什么会不足?这也许是厉以宁应该说的吧。也许他还没有勇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