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27 4
2013-06-29
2013年06月29日 05: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陆宇新供给学派的兴起缘于中国面临经济的困局。近十年间,在决策部门的轮番扩张和紧缩政策之后,中国经济并未得到期望中的平稳增长。
在一轮轮的财政和货币扩张中,出现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新能源设备等众多行业的产能过剩以及大量使用率极低的“铁公机”设施。“做与政府投资相关的生意最挣钱。”已成为多数商人的惯性思维,中国经济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愈发增强。
而为了抑制扩大投资可能导致的通胀,在每一轮剧烈的紧缩之后,往往形成金融垄断加剧、高利贷泛滥、中小企业大批倒闭停产的现象。
据统计,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决策部门11次调整利率、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2008年上半年还在“防通胀、防过热”,2009年又抛出4万亿抗衰退,2010年四季度再次抗通胀,2012年上半年再刺激,下半年扩张政策偃旗息鼓重新防通胀……
2012年11月,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提出了“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
与此同时,以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领衔的“新供给学派研究小组”七人发表《中国式新供给经济学》,提出“八双”为核心的政策主张。
在普遍的眼光看来,双方均代表了现今中国的精英阶层。
除贾康外,“新供给学派研究小组”还包括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姚余栋、前深圳创投总裁李万寿等五六十年代的中高层管理者。
而滕泰牵头组建的少壮派“70后经济人改革论坛”,吸收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张茉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陈道富等人,其第一次会议上讨论的内容即为新供给主义。
此外,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等人也在不同场合呼吁更多地从供给面管理中国经济。如今,直接把自己划归为新供给主义的知名人士已达近50人。
2013年1月6日,70后经济改革论坛在一家名为“等身堂”的私人会所召开,据滕泰表述,选择这家会所与其秉持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新供给主义希望营造一个更加公平、自由的氛围。
会议邀请了贾康及国开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等“新供给研究小组”成员,并由“双轨制”改革提出者、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主持。随后,2013年3月2日,“新供给研究小组”在长安俱乐部召开第二次会议,邀请了滕泰等人,会上提议组建了华夏新供给研究院。至此,价值观相似的两股供给学派开始汇入一流。
与里根和撒切尔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化不同,新供给学派强调结合中国制度的现实;与凯恩斯主义关注投资、消费等更加关注需求侧管理不同,新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干预的重点在于供给方面,其出发点可以笼统概括为“新供给可以自动创造新需求”。就像IPHONE手机,在乔布斯创造出IPHONE手机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原本是不存在的,而一旦该手机问世,新的需求就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
据记者了解,滕泰提出的新供给主义与新供给研究小组的理论构架略有差异,前者以里根经济和邓小平改革开放为源的理论及实践创新,后者则更加注重对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梳理及邓小平在中国的改革路线。
殊途同归,双方均认为,邓小平改革解放了束缚已久的生产力,正是解除了供给侧的约束。而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高税收、高社会成本、高垄断、高管制对供给侧产生了严重束缚。打破上述限制,中国经济即可在保持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胀
由此,新供给经济学为中国经济开出的药方是从结构性减税到大规模减税、放松政府管制、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垄断、鼓励创新和创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实施新一轮的价格财政及金融改革等。
贾康概括为八个“双化”,滕泰表述为“六个核心主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29 23:32:39
这个新供给主义,初看觉得提了一些政策建议,属于实用主义的方向,但理论缺少新意,理论价值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9 23:56:39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6-29 23:32
这个新供给主义,初看觉得提了一些政策建议,属于实用主义的方向,但理论缺少新意,理论价值弱了。
是的,缺乏创新与深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30 00:24:21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 15:02:36
这篇文章出来几个星期了,作者北大出身,感觉北大人就想整点所谓自己的东西。

现在踏实的人真的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