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美股市场处于牛市,当年道琼斯指数上涨38.5%。巴菲特指出了目前市场上的投资者已经失去了理性,找出所有的理由,以证明可以投资股票。随着越来越多的乐观者加入,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巴菲特表示了担忧,认为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越长,将来市场价格会下跌的越厉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只是一个用来描述牛转熊,一个用来描述熊转牛,道理是一样的。
在1958年的信中,巴菲特提到了有投资一家叫作Commonwealth的信托公司。这家公司每股收益10元,当前价格50元,5倍市盈率。巴菲特认为内在价值在125元,12.5倍市盈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巴菲特的估值经验,往往我们在估值时,多少算高多少算低,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有些茫然。
Commonwealth这家公司,巴菲特以80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他认为,作为80元的买家,后面仍然会有很好的收益,只是相对50元来说要差些。他想以后到50元再慢慢买入,后面的信件中我会再留意一下,看有没有有关这家公司的说明,是不是他就这样卖飞了。
在他80元卖出时,当时的市场价在65元。他相当于是做了一笔类似于A股市场的大宗交易,溢价交易。所以,他计划再慢慢低价收集筹码,也是很合理的。
对于Commonwealth,巴菲特认为价格相对于其它持仓,低估程度并没有特别大多少,但因为他是大股东之一,后面可以利用大股东身份加快价值修复。这一点,作为我们散户,是不具有这样的条件的。
由此可以展开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国内价投谈起巴菲特,总是说持有一股和持有整个公司是一样的。这样的理解,略有偏差。巴菲特自己都认为大股东与散户是有区别的。经传着传着,就有些念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