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412 6
2004-12-29
[摘要]市场内部的制序变迁本身并没有目的。如果硬说制序变迁作为一种市场博
弈的自发结果是有目的的话,那目的也只能是市场参与者(包括政府决策者)的
目的。而市场参与者的目的,往往并不是仅在降低交易费用,而是在寻求更多交
易机会、更好的交易秩序和交易规则的努力中获取更多的净交易剩余,即企业利
润。努力降低交易费用,只是他们为达至这一目的的手段。
经济学人(包括笔者),常犯一种职业病:一旦形成一个核心概念,一个“套路
”,就喜欢用这种概念和套路,去“丈量”和“解释”世界。更有甚者,有的经
济学人,一旦发现一种“解释世界”的套路,就下意识地运用这一套路,去“套
”一切,从而形成了许许多多貌似正确但实为悖谬的命题。新制度经济学家所常
说的一句话,“制序变迁(institutional change)是旨在降低交易费用”,就
是其中一例。这句常挂在新制度经济学家(尤其是诺思)嘴边的话,乍看来十分
在理。多年来,笔者也一直信这一命题,觉得它绝对正确,天经地义。然而,最
近读一些学界同仁对我那篇“如何看待交易费用的社会功用”的评论时,使我突
然意识到,这个命题可能有问题,甚至会“误人子弟”。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
先这样发问:“在现实世界中,人们进行制序变迁的实际目的,只是旨在降低交
易费用么”?如果问经济学家,可能绝大多数回答是“是”。如果问实际参与市
场制序变迁的任一主角--用诺思的话语,各种“政治的和经济的企业家”,以及
市场博弈的各方参与者--,回答可能是“不是”。并且,大多数市场经济活动参
与者还会反问道:“交易费用?那是什么玩意?”当然,我们说在现实中大多数
市场参与者并不知道交易费用这个概念,并不是说市场交换中的当事人就不在市
场活动中努力降低各种交易费用。每个厂家,都会尽力寻找价格便宜的物流系统
和运输公司;任一广告人,都会与广告商就降低交易费用讨价还价;每个使用律
师服务的人,也会尽量寻求低的律师费,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市场参与者追求自
己利益最大化的自发行为。市场参与者不寻求最低的交易费用,才怪呢!但这里
问题在于,每个市场参与者寻求每笔交易的低费用,与为降低交易费用而有目的
地进行制序变迁,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人们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进行制序
变迁”这一命题本身,就含有哈耶克所批评的建构主义气味。因为,这一提法本
身就意味着所有市场制序都是人们刻意设计的结果。然而,现实中,经济秩序
(如市场习俗),多是人们自发博弈的结果。商业惯例和工商行规,也一般是在
市场参与者讨价还价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就连政府为规范市场而制定的某些市场
法规,肯定也不是政府的政治企业家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他们与市场参与者行
为互动的产物。因此,与其说是人们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进行制序变迁,毋宁说
是人们对降低交易费用的自然追求导致了制序变迁。这里,也许有人会这样问:
“市场习俗和商业惯例的形成,工商业行规的确立,市场法规的制定,难道不是
都旨在降低交易费用么?”这样提问题的方式本身,也许就有问题。对此,我们
不妨反问道:“以上这些难道都仅仅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才发生的?”如果我们
说制序变迁一般来说并不是人们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发生的,也许有人马上会问
:“不降低交易费用,还进行制序变迁干什么?”这一问法也有问题。因为,如
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人们通过讨价还价而改变市场结构、交易方式
和交易规则的直接目的,往往是确保市场交易(更加)顺畅地进行;最终目的,
则是为了实现更多交易的好处,即交易惠利。至于制序变迁的结果,是否达至交
易费用的节约,那倒另当别论。换句话说,降低交易费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
制序变迁的直接动因。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排除有时人们会为降低交易费用而
对经济组织和市场的资源配置组合方式(configuration)进行调整和改变。而
这种调整和改变,虽然可以被视作为制序变迁的一部分,但至少不是全部。另外
,正如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也没有免费的制序运作和制序变迁。制序变迁本身
就需要成本,而这个成本本身也是一种交易成本(费用)。然而,如果有预期的
制序变迁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和交易惠利存在,制序变迁即使有成本,也会发生。
并且,一般来说,只有在预期的制序变迁所带来的收益大于制序变迁的成本和现
有制序安排本身的运行成本时,制序变迁才会发生。由此看来,把制序变迁的动
因仅仅视作为交易费用的节约,岂不荒唐?当然,我们说“人们进行制序变迁,
实际上是旨在获得更多的交易惠利”,与说“制序变迁是旨在降低交易费用”一
样,也只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命题。因为,在现实中,更没有多少市场参与者知
道“交易惠利”和“净交易剩余”(net gains of transaction)这些概念。但
在现实中,交易者会在头脑中进行总销售价格和各种成本(包括只有制度经济学
行家们才知道的“转型费用”和“交易费用”)的平衡计算,这却是事实。在此
平衡计算和市场决策中,他们会寻求价格便宜、服务优良和有商业信誉的交易中
介,从而导致不同的市场服务体系和商业组织的出现,并导致新的市场规则的生
成。于是,市场本身的制序变迁就内在于其中了。我们的结论是,市场内部的制
序变迁本身并没有目的。如果硬说制序变迁作为一种市场博弈的自发结果是有目
的的话,那目的也只能是市场参与者(包括政府决策者)的目的。而市场参与者
的目的,往往并不是仅在降低交易费用,而是在寻求更多交易机会、更好的交易
秩序和交易规则的努力中获取更多的净交易剩余,即企业利润。努力降低交易费
用,只是他们为达至这一目的的手段。我这样说,读者大人可能会觉得有点玄。
这里,让我打个比方:如果把市场制序比作是一台电脑的话,那交易费用就是购
买和使用这台电脑的价格。正如人们为了更快的上网和更快地应用程序付高价而
不断升级电脑一样,人们也会为制序的“升级”而愿付更多的交易费用。制序变
迁,难道只是为了节省费用?
  
作者:韦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30 18:11: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29 17:22:00
绝对虚无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31 23:55:00

进化也没有一定的目的,但结果我们都知道“适者生存”。制度的结果从很多的案例来看,是…………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把问题倒过来更方便。单个的理论很抽象,条件一大堆,只有综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如果韦哥这么强求的话,经典经济学我看也出问题了。剩下的只有就事论事的空谈,谈一百年,看会怎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3 15:56:00

正确!在一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也发现就企业而言,制度不仅有一个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更存在一个塑造企业核心能力的功能。否则,就无法解释企业所获取的长期利润

存不存在一个基于制度的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3 17:10:00

re

以下是引用亢龙有悔在2005-1-23 15:56:56的发言:

正确!在一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也发现就企业而言,制度不仅有一个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更存在一个塑造企业核心能力的功能。否则,就无法解释企业所获取的长期利润

存不存在一个基于制度的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

本版置顶专栏2中有关于企业资源、能力的文献。但是这一理论缺乏严格的经济学基础,例如不能界定“能力”,在长期竞争均衡中,作为垄断的“能力”还能存续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3:49:00

是的。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能力被理解为特定的资源、技术、人才、产品,也包括一个企业长期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文化。而且企业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默示性知识”,结果使得这种能力很难为另一个企业模仿结果就可以获取长期正利润。

事实上,已有学者对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了批评,记得好像威廉姆森就曾说这个概念不过是同义反复的循环论证。就我来看,这个概念有似乎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事实上混淆率企业的生产属性和交易属性,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6 14:09: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