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讨论反分裂法 不提统一时间表
凤凰卫视12月26日消息 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召开一连五日的会议,会议将会讨论备受关注的《反分裂国家法(草案)》。有关会议吸引大批台港传媒采访,而台湾记者人数为最多,在本届人大常委会议中,与会者除150多位人大常委外,也首次邀请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团列席。 在北京出席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表示,会议将于今日讨论《反分裂国家法(草案)》,但他拒绝透露草案内容。
目前,内地官方仍未公布草案的内容,只是说明法案将不适用于香港和澳门。
东森新闻报引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官员指出,本次会议主要讨论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名称及原则性问题,旨在"遏制台独"、"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作为必要时对台使用军事行动法律依据,不会主动提出"统一时间表"。
北京相关人士指出,法案内容将和平统一为重,不会很具体界定台独分裂活动,至于启动战争机制这类条款表述,甚至不列入。
如果审议过程顺利,《反分裂国家法(草案)》有望提交明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完全按法律程序进行
目前,外界除了高度关注反分裂国家法的具体内容,还对这部法律到底能不能在明年三月全国人大召开全体会议时表决通过甚感兴趣。因为按照中国制定一部法律的相关程序和所需时间,迄今还没有一部法律可以在不到半年时间就获颁。但分析人士认为,反分裂国家法极有可能将成为中国从宣布立法到出台最快的法律。
大陆相关法律专家表示,反分裂国家法完全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
北京国际问题专家时殷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反分裂法将会对「法理台独」给出明晰的界定,既然是反「台独」的法律,它就一定会坚持中国政府多次表述的政治立场:一是决不容忍「台独」,要不惜一切代价来粉碎「台独」;二是只要有一线希望,中国就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时殷弘说,因为这部法律刚进入立法程序,所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门出席回归五周年纪念时没有讲到反分裂国家法的问题,只是正面地阐述了「一中」原则和「一国两制」。这表明中国政府非常严谨地按照立法程序办事。对于刚进入立法程序,还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的法律草案,国家领导人不需要也不能对其做过多直接阐述。
压缩「台独」模糊空间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反对台湾分裂,反对「台独」的国家法。该法同时也会在中国统一的问题上表述一些原则立场。这部法律会对什么是「法理台独」做出一个至少跟现在一样明晰或更为明晰的法律规定。什么是「台湾独立」,什么是「法理台独」,一定会做一个相当明晰的规定,这样才会对台湾有政治威慑和军事威慑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反分裂法的条款将对「台独」定义的模糊空间有所压缩,但仍会保留相当弹性。
金灿荣指出,目前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反分裂国家法对「台独」会给出什么样的明确定义。他说,过去大陆的政策是有意识地模糊「台独」界限,所以关于什么是「台独」,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明确的定义,究竟哪些行为算是「台独」,哪些又在大陆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都没有详细的说明。他认为,反分裂国家法的条款会对原来「台独」的模糊空间有所压缩,但仍会保留相当弹性的空间,不会很具体界定台独分裂活动。
他说,从大陆今年一系列相关的举动来看,大陆比以前更加主动了,不是等着事态的发展,而是要主动行动影响事态发展,主动性比以前大有增加。另外,大陆对「台独」的态度整体上来说也比以前更加严厉了,具体的做法比以前更加注重实效性。
对于具体的法条,时殷弘认为,应该关注:第一,什么是「台独」,包括台湾通过任何法律途径或「宪法」途径,要作出任何直接间接地包含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表示,都是不能容忍的,都是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比如台湾目前的「国号」、「国旗」,包括「中华民国领土范围主权」的表述,还有「台湾国际地位」的表述等等。
第二,如果台湾「法理独立」,中国大陆就一定会采取什么样的法律规定的行动,来阻止甚或粉碎「台湾独立」。
第三,这部法律会涉及统一问题,特别是按照现在的状况看,法条会强调中国大陆要通过所有的手段,特别是和平手段,来促进统一的实现,而且这个统一是「一国两制」意义上的统一。「当然,这个法律最基本的基础,会非常明确地宣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舆论与政府动作合拍
时殷弘说,从中国大陆舆论及港澳舆论的反应来看,也非常正面。一方面,中国大部分舆论都非常支持立法机构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认为这个法律十分必要,也非常理解其名称为什么不是「统一法」。这反映了中国舆论和港澳舆论在反对台湾独立的问题上与中央政府的战略意图十分合拍。舆论也认为中国目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是阻止台湾独立,而不是统一,统一是中国今后一大任务,但最紧迫的是阻止「台独」。反分裂国家法与这样的目标是非常合拍的。
他认为,中国公众和舆论的反应,比「517声明」后更加能把握战略目标和具体政治目标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