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西南地区旱灾短期内对CPI影响不大2010年03月23日15:08
腾讯财经 
字号:T|T 
腾讯财经讯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连续干旱,不仅造成了饮水困难与农作物产量受灾,同时也正在波及民生领域。从居民生活必需品中的大米、白糖价格上涨,到资本市场中相关个股被热捧,物价、资源价格、股价等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
旱灾对粮食生产、糖料等经济作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催生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扬,继而推升CPI涨幅?2月份,全国CPI涨幅达到了2.7%。在旱灾的影响之下,物价涨幅会不会迅速达到3%的通胀警戒线呢?
对此,腾讯财经连线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梁小民,他认为,目前西南地区旱灾导致的价格上涨对3.4月份的CPI影响不大,但如果旱灾持续,并且影响地区扩大到南方的14个省市,影响粮食秋收的话,则会推高通胀预期,全年CPI控制为3%的目标难以实现。他表示,今年CPI能控制在5%左右就不错了。
梁小民谈到,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并不是产粮大省,且目前田里主要是夏粮作物,占全年粮食产量80%的秋粮还没有播种;此外,河南、山东以及东北地区等粮食核心区雨水充沛,粮食丰收,因此到目前为止,西南地区的严重干旱对今年全国粮食生产影响是有限的,短期内对CPI的影响不大,3,4月份的CPI不会因此被推高。
但是,梁小民指出,如果到5月份,旱情仍然持续,并且蔓延到南方14个省市的话,则会对下半年的CPI造成影响,并加大通胀预期。“四川北部的生猪价格,湖南的粮食价格,对食品价格的上涨都有不小影响。如果到了5月份,秋粮播种的时候旱情还没缓和,粮食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就会传导到CPI,尤其是接近第四季度的CPI会受到影响,并推高通胀预期。”
“虽然旱灾导致云南的药品、白糖、鲜花、茶叶等价格上涨,但鲜花、茶叶是不计入CPI计算的,因此对CPI毫无影响。”梁小民说。他还表示,他并不担心旱灾会导致电力价格的上涨,“电力价格是国家控制的,不会因为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发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责任编辑:azure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