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解读:咨询这个词对于
求职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那些行业外的人来说毕竟还是有着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味道,毕竟这是一个过于精英的行业,毕竟每年能够进入咨询实现自己
工作梦想的人并不是很多,那么拨开天空的云雾,隔开水来望月,深入咨询行业中的过来人眼中的咨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追求生活,选择咨询
咨询并不是他们一开始的职业选择,走过了一段路之后他们毅然地选择了咨询,他们眼中的咨询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郭琰总是会很谦虚地用幸运来解释自己的成功,她说大三从新加坡交换学习回来,恰好赶上了BCG和麦肯锡的实习机会,于是很幸运地给自己的人生经历增添了不少色彩。很可惜的是,那一年咨询都不招收暑期实习生,于是在大三暑假的时候,她把
简历投向了投行,并且成功地拿到了花旗IBD的暑期实习。在一般人看来,实习于投行再继续在其中工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郭琰却选择了咨询,“投行的人都很好,但是价值观和我不像同一个类型。”她强调说,实习的时候关键是要多了解这一个行业,更多发现自己,从而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职位。投行固然有很多好的地方,其中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它丰厚的报酬。但是报酬背后对时间和精力的要求让郭琰这样一个喜欢有时间和朋友相处的人最终拒绝了花旗的offer。郭琰进一步补充道:有人说咨询务虚,投行务实,但郭琰认为咨询比于投行,就如同文科比于理科,又如同Harvard比于Wharton,一个采用案例教学,一个注重会计应用。咨询更多地着眼于战略上的营运操作,更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名出色的CEO,而投行则更多地从金融角度来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提高股票价值,更像一名CFO。二者各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关键是看自己更喜欢哪一方面。
有着同样经历的李哲却是从自己的性格上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个人性格比较随性,比较enjoy life的那种,这和投行所需要的人的风格不太match。所以我更希望能够享受生活,从性格来讲,我更适合咨询业发展。因此,在工作简历上,我投了花旗商行,贝恩,麦肯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