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胜红海》中,作者一如既往地坚持了原创性、针对性和突破性的写作风格,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无陈规的创造力,再次针对企业管理的普遍性难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观点和方法,成功解决了令国内企业界普遍焦虑的诸多管理难题。
尤以如下四方面值得称道:
一是以高度客观的精神,深刻分析了在本土企业管理变革的过程中,各个层面的心理反应,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企业主、变革者、变革反对者之间的心理博弈过程。
二是通过独辟蹊径的“责任链”和“分差”体制,设计出成果导向的绩效考核模式,使企业的每个岗位都回归为相应的责任主体,从而成功铲除了“官僚主义”习气的藏身之地。
三是以敏锐的洞察力,通过独创的“能力素质模型”,首度把员工的言行纳入量化考评的范畴,从而使“虚伪文化”这一全球性难题迎刃而解。
四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提升职业素养的全套解决方案,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角色、态度和能力”职业发展理论,堪用于本土企业内部的思想教育。
以上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呼应的整体:既为企业提供行之有效、即取即用的方法或工具(比如,作者开发的绩效考核系统和能力素质模型已经被一家IT公司开发成成熟的管理软件在市场上销售,并赢得了广泛的用户赞誉),又为企业提供了现成的员工培训教材。
企业在引进一种管理方法或工具时,不但需要方法或工具本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需要以这种方法或工具的理念为基础的“思想教育”教材。目前的经管类图书,要么只是提供了方法或工具而不能提供“思想教育”;要么只能提供某一个点(比如结果导向或注意细节)的“思想教育”却不能提供相应的方法或工具。
《决胜红海》兼顾了工具化的实践应用和“配套宣传”两种功效;可以做到“企业满意”、“经理共鸣”、“员工喜欢”三种阅读诉求的高度统一。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