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838 1
2016-09-09

第五张牌:承诺。人们跪在佛前,不是佛有求不应,而是其从不应人。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一个现象:有承诺的爱情,十之八九要散伙。无论工作或生活,我们总有给人承诺的冲动,有时是为展现决心,有时是为表现担当,有时是为彰显能力,有时是为体现魄力,有时是为安抚对方,有时是为达成交易。无论承诺目的是什么,承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品和道德的双重绑架,只不过人质和绑匪都是自己,“撕票”没你好处,“不撕票”也没你实质性好处,“赎金”也不归你。换个角度讲,承诺如同一场婚外恋,承诺所带来的只有痛苦、懊悔、纠结、矛盾和亏欠,兑现承诺会对不起人,不兑现也会对不起人。管理工作亦如此,一时的承诺表态或可换来下属一时的信任和一时的热情,但如果你习惯给下属“打欠条”,下属就会习惯你的承诺。下属习惯你的承诺,本质上就是习惯了不信任你。虽说上级信任下级不是管理之道,但下级信任上级却是谋事之道。实践工作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做出一个结果,远比承诺一个结果更容易赢得下属的信任,因为承诺一个结果可以换来“信你一次”,而做出一个结果则能换来“一直信你”。故而,管理者面对下属时,无论你有无本事给下属承诺都不要张口,一旦张口就是你欠他的,张口就是“求下属信你一次”的开始。总之,承诺就是一种“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幼稚举动,折腾和被折腾的都是管理者自个,而且都会把自己折腾得里外不是人。

作者:东堂策

职务:东堂策企业管理战略指导中心创始人

著作:《论权者谋》《东堂论治》

邮箱:1969965963@qq.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9 08:22:20
同意,承诺就是我们现在流行语里说的flag,打脸总是比实现的多,而且会成一种缚束。比如刘备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说:若不可辅,君自取之。诸葛亮立下了躬身竭力继之以死的承诺,后来他的一生都花在北伐这件事上了,至于北伐是否真的正确明智,他已经无瑕考虑了,只因为遂许先帝以驱驰的承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