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术之星专栏
13754 47
2019-11-27
热烈欢迎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李井奎教授11月28日19:00-20:00接受经管之家的在线访谈。
感谢李老师抽出时间和大家在线交流。

交流领域:

法律经济学

政策评估与因果推断的计量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凯恩斯研究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问题的提问者可以获得 50论坛币奖励。



个人简介:

李井奎,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在《Economic Modelling》、《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经济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译著多种。


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在法律经济学领域,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史晋川教授,致力于研究侵权法的经济逻辑基础、《劳动合同法》经济后果的度量、产品责任制与中国产业结构的结合。在经济思想史方面,致力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和科斯经济思想的研究和译介。其中《约翰·梅那德·凯恩斯著作全编》的翻译出版可谓是一件盛举,全套丛书共十卷十一巨册,计划十年翻译出版完成,日前已经出版四卷;主持翻译《科斯文集》第一卷《科斯论法律经济学》,引领国内法律经济学研究的潮流,也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所著《凯恩斯革命的前世今生》广受读者好评。


教学方面,先后主讲《高级微观经济学》(博士生)、《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硕士生)和《经济思想与近现代世界》(本科生)等课程,取得了较高的教学成就,2018年荣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称号。在这一过程中,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优秀教材,其中《高级微观经济学》(克瑞普斯著)、《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安格里斯特等著)等广受学术界好评。


代表论文:

1. 黑板经济学和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定理的两种学术进路,李井奎,《社会科学战线》,2014/01;

2. 侵权判决规避问题:侵权法经济学的挑战,李井奎,《东岳论丛》,2013/12;

3. 产品安全、逆向选择与市场机能,李井奎,《浙江学刊》,2013/01;

4. 温州债务危机的性质、原因与后果,谢作诗、马汴京、李井奎,《社会科学战线》,2012/05(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5. 禁止儿童乞讨的法经济学分析,赵骏、李井奎,《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01;

6. 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李井奎,《社会科学战线》,2011/02(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 资本市场扭曲、资本收益率与所有制差异,邵挺、李井奎,《经济科学》,2010/05;

8. 企业破产法的经济结构,李井奎,《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01


专著教材:

《走出萧条的经济学圣经》,李井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1-27 13:05:39
坛友说好不哭吖:
李老师您好,很有幸曾经读过您翻译的《凡尔赛合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也从您的介绍中得知您在翻译《凯恩斯著作集》。凯恩斯的地位毋庸讳言,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但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大浪已经扑过来了,请问您认为我们现在还有必要学习、研究凯恩斯的思想吗?能够从凯恩斯那里获得什么样的真知灼见指导现实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27 13:05:59
坛友bgynice:
李教授您好,在您翻译的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名著《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一书中提出: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实践不断发展,有些过于新奇的方法本来没必要如此复杂,而且还可能是有害的。请问您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怎么理解这句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27 13:06:15
坛友小小小庄:
李教授您好,我是一名在校的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天天苦于找数据、建模型、跑结论、发论文,但有时候这样的工作做多了,觉得有点“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请问您能否指点指点我?
PS.李教授您本人好帅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27 13:06:31
坛友小胖砸和小短腿:
李老师您好,能否就关于研究数字金融跟货币政策传导时运用三重差分进行评估的计量方法给出一些建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27 13:06:47
坛友pmyx:
李老师,法律和经济学结合的最佳点可能是税务,税务既有法律属性,又有经济属性,但是对法律科学层面来说,计量经济学可能是难以接受的,法律层面的实证和经济学的实证,可能是两码事,如果在这方面做研究,既可以影响经济学,有可以影响财税法学领域,您觉得怎么做比较好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