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6304 3
2006-03-14

高的书上写的是厂商通过价格和产量的同时调整,伴随着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使得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再必然存在着如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那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可能出现一个产量对应几个价格的情况,因此不存在供给曲线。我的疑问是::价格和产量均属于需求曲线的内生变量,那么垄断厂商通过操纵价格和产量又怎么会导致供求曲线位置的移动呢?(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预期,收入等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应该可以保持不变)而如果垄断厂商无法影响供求曲线位置的移动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把垄断厂商类比成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所有厂商的总和,即可以说垄断厂商存在短期供给曲线就如完全竞争市场存在短期市场供给曲线一样。

上面是我的困惑,望高人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14 23:24:00

兄弟,把你的两句说得太对的话加在一起

1、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预期,收入等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应该可以保持不变,

2、垄断厂商可以操纵价格和产量。

在这两种情况下,垄断市场只存在一个价格,即MC=MR产量在市场需曲上对应的价格。因为厂商是垄断者,他在该点获得最大利润,他死都不会改变价格。

而正因为如此,该市场不存在供曲,因为它退化为了一点(不存在多个价格)。

因此要想改变市场价格从而得出供给曲线,if there is any,就只能通过移动需求曲线。

影响需求曲线的五个因素的确可以保持不变,但他也是可以变的,且不为厂商控制,更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才会发生变化。但是由于需曲的形状或者位置的移动,又可能造成价格和产量不能一一对应,无法形成函数,所以也就得不到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4 23:32: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5 23:06:00

谢谢破蛹成蝶的解释,我明白了。也谢谢sungmoo。THANK YO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