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保价格谈判工作是民生的重要一环,为创新药企提供市场空间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的治疗需求提供了更多廉价高效的选择,是多赢的好事。
2.近年来围绕药价,国家各部门推进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实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用量大的药品纳入重点监控等,以及创新药物的医保价格谈判。业内人士均认为,只有把药价压下去,滋生在药价周围的灰色和腐败问题才能彻底根除,医药卫生系统才能真正恢复公益性的本质。
3.“以价换量”是医保价格谈判的总方针,核心目的就是推动药价大幅下降。“医改”推进多年,“看病贵”的问题此前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矛盾焦点集中到了药价上面。在破解看病贵的问题上,“医院、药企、流通环节”三者中唯独药企是多年来未能深度触及的,也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4.药物经济测算组专家、复旦大学教授胡善联介绍,谈判底价是结合了我国人均GDP、消费水平以及国际市场参考价格,并充分评价药品成本/效果的阈值,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150个品种21天内进行审查,给出了底价意见,并进行了多轮模拟,保证了底价的合理性”。
5.连1%的利润都“锱铢必较”,这正是此次价格谈判最辛苦的地方。据参与谈判的药企人士表示,谈判现场全程录音录像,全程实施封闭式管理模式,林崧说,这样做为的就是对谈判底价的绝对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