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坛友说 一带一路
734 1
2019-11-30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六)


[唐]杜甫




南有龙兮在山湫1,古木巃嵸枝相樛2。

木叶黄落龙正蛰3,蝮蛇4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5。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6。


注释:

1 湫(qiū),深潭。此指同谷县东南七里的万丈潭,相传有龙自潭中飞出。

2 巃嵸(lónɡ zōnɡ),高峻貌。樛(jiū),树枝盘曲下垂貌。

3 蛰(zhé),动物冬眠,潜伏不动不食。

4 蝮蛇,一种毒蛇。时当仲冬,蛇应蛰伏,但因同谷气暖(即末句所写“回春姿”),故得出游。

5 这两句是说我见蝮蛇竟敢冬天出游,本“拔剑欲斩”,而终未斩之,却是为何?因为蝮蛇出游,兆示天气变暖,而天气变暖对无衣御寒的杜甫一家来说,是天大的喜讯。正因为这喜讯是蝮蛇传报的,故杜甫不忍斩之。这正反衬出生活的艰难。

6 此句谓溪壑将为我这寒苦之人回生春姿。见木叶黄落,冬日愁惨之象,故有渴盼春回大地之想。


赏析:

第六歌写杜甫出游同谷的万丈潭,见蝮蛇反常出现,不忍斩杀之,迂曲地表达了他对春讯的盼爱,也正好反映出他过冬的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1-30 08:50:02
感恩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