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2563 19
2010-03-25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揭示了中国企业20多年一普遍存在的10大经典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了认真详细的梳理和深入透彻的分析,以原创性和极具震撼的思想力量,为本土企业家和管理者回归理性正本清源。
  ·应接不暇的西方管理理论和成功方法,为什么用到中国企业管理中就变味走样?
  ·当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时候,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怎样才能使组织变得有效?
  ·面对市场的急剧变化,组织结构必须调整,但结构究竟能够解决持续成长的问题?
  ·企业文化的实施十分艰难,但效果却显而易见。企业文化能解决持续成长的问题吗?
  ·管理大师忠告我们:不断变革和黩武才能生存,但为什么企业变革的效果总是不理想?
  ·中国的企业领袖从创业到衰退往往速度很快,个人和制度的原因究竟何在?
  ·经理人对外要面对市场竞争;对内要面对成长的员工,其角色的根本转变是什么?
  ·中国企业热衷于追逐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但这些方法符合本企业的特性吗?
  ·战略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战略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吗?
  ·参与国际化分工使我们有机会步入全球化,但中国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25 16:40:46
读书不在多,而在精。好的作品犹如思想的盛宴,它的价值在于能与人分享,给人以思想的启发,让处于探求和迷惑的人找到方向。《中国管理10大解析》便是企业管理领域的这样一部作品。该书从大家非常熟知的十个管理的基本问题,阐释了作者对它们独到而深邃的见解。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而稳健地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伴随着这些,国外的各种管理思想和理念纷纷涌入国内。有人说过,我们国内不缺管理思想,国外的管理思想在国内经过演绎和发展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恐怕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同时又发现,我们的理念被描绘的似乎天衣无缝,但在实践中又每每遇到理念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正所谓,理念在天上飞,行动在地上爬。当这种现象的存在成为一种普遍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便出现了:管理到底是什么?中国的管理到底是怎样的……陈春花教授正是在通过《中国管理10大解析》奉献自己对中国管理理解的思想,帮助大家从迷茫中找到方向,从疑问中找到答案。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书中的观点未必100%正确;书中的见解未必100%独到,这也是任何优秀的著作所不能保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书中提出的问题必定100%值得大家去思考;书中智慧的思想必定100%值得大家去品味。

  “管理”一词现在成为很多人谈论的时尚词汇,但现实确又存在着'100个人对其有101种不同理解的现象'。统一对管理的认识不大现实,引导对管理的理解却成为一种必要。纵观国内企业界,又有多少管理者将管理直接理解为控制和命令,对下级管理,对上级负责。然而,现在企业经营导向必须是面向市场和顾客的,这种对管理的理解难免不在现实中碰钉子。现在倡导的是“向上管理,向下负责”,这种理念才是真正基于市场与顾客的。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这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几十年前提出的观点,组织的各部门、各层级之间和员工之间要经常发问自己:“我能为别人或别的部门做什么?我能为组织做出什么贡献”,而非从相反的方向思考。这里作者将以前的观点现在重新提及很有必要,一是因为太多人将这条至理名言淡忘或遗弃,另外知识经济的今天又赋予组织内的奉献关系新的涵义,这种奉献关系已经成为新型的团队组织、学习型组织和虚拟组织有效运作的基础。在今天的商业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确定性将成为企业经营所面对的常态。只有基于对这种商业环境的基本认识才能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去应对外部的变化。90年代中期,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学习型组织的热潮,这也说明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恐龙的灭绝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恐龙体形庞大,对外部变化反应迟钝,从接受刺激经过神经系统传达至大脑需要约2-3分钟,从大脑做出反应,发出指令,到对刺激的动作发出又需大概相同的时间,这种对外部环境的迟钝反应导致了其灭绝。试想今天国内的企业又有多少患有“恐龙综合症”的,因此,必须对不确定的商业环境有个明确的认知,只有这样,建立学习型组织甚至是创新型组织才可以成为可能。国内关于中西管理的取向问题直至今日也是人们争论的热点,一种观点提倡“全盘西化”,因为国外的经营理论和经营理念先进,且又经过了大量企业实践的检验;又有观点持西方管理理论的无用论,认为中国的商业环境与西方大相径庭,西方管理理论的移植必然水土不服。这种观点提倡纯粹本土化的经营。陈春花教授早在其著作《领先之道》中建设性地提出“中国理念,西方标准”的概念,生搬硬套固然不对,全盘否定也让人无法接受。如何做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这是大智慧。陈教授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不知将其称为“中国式管理”的一部分是否合适,但这一观点确实给许多争论者提供了一条建设性的借鉴思路。中国的企业未来要走向何方?现在多数企业忙于解决问题而无暇思考,《中国管理10大解析》给出了答案——21世纪企业需要建立8项商业本质。中国管理纷繁复杂而又光彩夺目,我们只能用心去体味,才能获取真知,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18:20:31
下载收藏,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18:21:17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大发展,并且是加速度发展。
  ——中国股市的长牛市格局是一系列重要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短期内大盘宽幅震荡是快速释放市场短期风险的过程,这也是保证中国股市长牛市健康发展的必要过程。类似的震荡和下跌回调将与大牛市始终相伴左右。
  ——以什么样的视野和高度去看待中国这轮长牛市格局,决定了投资者今后的财富结果。
  ——未来五年的中国长牛市虽然有其客观生成的必然性,但在涉及金钱方面的大牛市道里,无数单个投资人动辄情绪化表现和不符合逻辑思维方式的投资决策,却有可能形成恐惧、贪婪和非理性的市场集合行为,从而对中国长牛市格局形成破坏性作用。
  ——在长牛市道里的投资策略就是要像投资大师巴菲特一样……
  ——中国股市没有近忧,却有远虑,那就是股市大崩盘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21:47:06
谢谢楼主分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21:48:57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