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用一组文章介绍了日本从60年代到70年代搞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为了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场新经济运动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经济强国。到1973年,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日本从此诞生和形成了一个强大和稳定的中产阶层。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日本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效果,是因为他们把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在全民的收入增长上,把这一核心要点作为这场新经济运动的名称、口号和旗帜高高举起。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是用经济总量的增长来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国民收入倍增为第一目标,经济的发展就会井然有序;用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目标,不对人们的收入做出规定,财富分配次序就会混乱,经济发展就会失衡。
如何确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门学问。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成为日本民族具有高度凝聚力的象征。为什么要这样确定经济发展的第一目标?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市场经济的科学其实就是人的科学,市场经济就要调动人人的积极性,推动人人消费,拉动内需,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也是把国民的收入摆在第一位。1999年,俄罗斯搞经济发展,到2006年,年均增长6%。8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财政部部长库德林还宣布,根据俄罗斯2007—2009年预算计划,未来三年,实际工资还将提高50%。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并不大,可“全民收入倍增计划”却圆满成功。
当今中国,GDP连续一二十年以1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跨进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比日本当年逊色多少,可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情况;一方面是富人们的致富快车在高速路上飞奔,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有的坐“直乘飞机”,有的坐“火箭”;另一方面是亿万农民工一二十年工资没有多少增长,亿万的百姓民众一二十年的收入没有多少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