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早晨,冲上早班车找了个空位坐下,双手交叉就又昏昏欲睡了,这是多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上车就犯困。朦朦胧胧中听到—— 
  “你现在积了多少钱了?”我身后的少年A问在我旁边的另一个少年B。
   “不多,几十万吧”,少年B回答。
   我心里一惊,睡意少了一半,两只耳朵也竖了起来,看他也就十四、五的样子,没想到这么有钱,这可要好好听听。
   “你怎么赚的呀?”少年A问。
   “东挣五、六万,西挣五、六万,就攒起来了”,少年B答到。
   少年C(坐在A的旁边)插话:“很容易呀,你去XX谷,跟xx人,炼剑,虽然费点力气,但炼好后能卖十多万,自己也能得不少呢!”
   唉!原来是三个网游少年,我还以为碰到赚钱神童了呢。屁股又踏踏实实的坐回椅子,昏昏入睡了。
  
  
  网络游戏对成瘾的少年来说,其实就是精神鸦片,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我更关心的是,当网游一代长大成人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当中有多少人能成为现实当中的“游戏高手”呢?又有多少人能成为现实中的超级富豪呢?
   我不是社会学家,否则,我一定会从全国各地筛选出两组少年,一组网游成性,另一组不玩或偶尔玩之。然后,长期跟踪调查,五年后看看他们的人生是什么样,十年后再看看他们的人生有什么不同。这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
   答案可能有三种:1、两组少年无明显差异;2、网游一族在未来更加成功;3、非网游一族更加成功。
   虽然现在一切还是个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些暂时沉溺其中,很快又能超拔
   而出的少年一定会比长期迷恋其中不能自拔的少年要成功些。
  
  
  网游虽然是虚拟的,但却具备了跟现实社会一样的基本场景,对聪明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个很好的训练营。
   例如:22岁的张显,然而只有中学毕业,月收入却早已超过五位数,他是全国经营游戏代练最早的“探路者”。张显的整套模式非常简单:每台电脑24小时运转,“游戏代练”(由其聘请职业打游戏的人)轮班换。生产的成本和收益是这样的:每人每班(12小时)负责生产25W游戏币,一天两班换。一月一台电脑24小时不停运转可以获得25W×2×30天=1500W游戏币,按120元/100W的价格“销售”后可获1800元人民币的收入。游戏代练的工资是每月400元(两人800元),房租、水电、网费、管理人员工资分摊到每台电脑上大约是500元。“我目前一台计算机每个月可以创收500元人民币。”张显告诉记者,他一共有数十台计算机在从事“天堂1”的游戏币生产。而从事生产的电脑都是二手电脑,每台800元左右。按两个月收回成本计算,每年利润可以达到500%。张显生产的游戏“天堂1”游戏币在游戏代练行业属于利润最低的游戏之一。——竞报
   而对大多数的涉世未深的少年来说,网游只起到了负面的毒害作用。无心学习造成成绩下降,跟着家庭关系开始恶化,不服管教开始逃学逃家,有些因此退学留级,造成不可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很难在社会上具有竞争力,无法得到满意的工作,也无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悲哀的一代人。
   好多东西,一引进中国就变味了;而更多的真正值得借鉴的东西却始终没有引进。
   美国的消费者常成立一些联盟,对烟草巨头、快餐巨头、医药巨头提起诉讼,而常常使这些不负责任的巨无霸公司颜面扫地,并赔偿的大量的金钱。
   在中国,网络游戏已经或着正在不断的毒害着许许多多曾经幸福的家庭,为什么这些可怜的父母们不联合起来,把盛大、把网易甚至把网通统统都告上法庭呢!?
   让今日的中国,再少几个网游少年;让明日的中国,再多些超级富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