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设条件:
1、你父母能活到80岁,且从你毕业工作之日起,父母年龄大致为45-50,以50岁计
2、每年你回去两趟(什么?大多数人只能过年回去一次,而且在家不到半个月.那就算一次吧)或者这么计:80%的人每年回家一次,20%的每年回家两次,忽略在校任教职的一年三个月假期的人员,因为这类人占的比例极小。
3、每次回家滞留10天(各个黄金周,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各单位基本只有七天左右的假期,平时加上年假或许能有15到20天,扣除往返路途耗时,取众数10天)
注:对于20%的人,由条件2和3共同要求其每年平均要有2次为期10天的返家时段。
二、分析计算
1、八成人:回家见父母的次数=(80-50)*1=30次
在家陪伴二老时间=30*10=300天
折算年数=300/360=0.82年 折算月数=300/30=10个月
若考虑一对夫妻双方家庭的父母,则次数、时间均减半
2、二成人:回家见父母的次数=(80-50)*2=60次
在家陪伴二老时间=60*10=600天
折算年数=600/365=1.54年 折算月数=600/30=20个月
若考虑一对夫妻双方家庭的父母,则同上减半
3、全社会总体的期望值:回家见父母的期望次数=30*0.8+60*0.2=36次
在家陪伴二老的期望时间=300*0.8+600*0.2=360天
期望折算年数=0.82*0.8+1.54*0.2=0.964年
(或依下式计算=360/365=0.99年) 综上,取1年,合计12个月
三、结论
总体而言,按前述对国民总体的假设(该假设虽不精确,但较符合现实世界,视为合理),全社会留守在家的老年夫妇得到在外工作或学习的子女陪伴的时间为1年,占老年夫妇余生(80-50=30年)的3.3%。
对于绝大多数人(八成人),父母余生受陪伴时间总计不到1年,平均为10个月,300天;少数幸运儿(二成人),父母余生受陪伴时间总计超过1年,平均为1.5年。
考虑一对年轻夫妻双方父母,则所有人陪伴各自父母的时间总计皆不超过1年。
而父母将子女抚养成人直到18岁(一般基本子女在16—19岁期间要么高中毕业进入高校,要么直接参加工作,取法定成年人年龄为中位数),基本每天都在身边,考虑到自90年代的外出打工不在家中的时间,再扣除子女年幼意识不清晰的6年,保守估计父母在子女18岁之前至少有5年时间在子女身边。因此在子女工作之前,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也即子女受陪伴的时年为5年,占子女成年前度过的年份的27.8%(=5/18)。
四、启示
启示一、30年与1年的差距!
启示二、3.3%与27.8%的差距!
在外地工作和学习的子女们,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