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活法这本书以后,我不禁感慨中国何时才能有稻盛和夫这样的经营人才啊,我想一个企业在市场中能有可持续的竞争力,仅仅只有技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是管理,这个管理学问可太大了,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如柳传志,张瑞敏等可是如果要和他作为比较,那么相差太远了。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请你们多多批评)
第一,所出生的背景不一样,当时日本的野蛮和身为战败国的事实,让他感受到了日本失去了在国际间的形象等和日本工业的摧毁,这个磨练了他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新定义,对他的思维方式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他经历的痛苦是很多人都不可能想象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最重要的是他安下心来继续为他的梦想而奋斗。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相信自己可以克服重重困难,相信自己决不被市场所抛弃。
第三,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工作,不会急功近利,对产品进行重复在重复,检验在检验(科学的态度)。
第四,为人处世,不仅有才能,而且做人也是无可挑剔的。
第五,对市场的敏锐性等,也就是从管理这个行业的角度讲,他非常了不起。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

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在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另三位分别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龄最小(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而被尊为“圣”的。
事业成功之余,稻盛和夫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更创设「京都赏」,每年表扬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卓越贡献的人士。此外,并出任以年轻一辈经营者为招收对象的「盛和塾」校长,培育新世代经营者不遗馀力,其经营哲学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