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型帝国与行政型城市
秦汉二朝在四百多年里创建和巩固了中国新型的帝国和国民身份。至东汉末,儒家思想经过四个世纪的复兴与独尊,已成为传统中国的主流思潮。它的政治哲学以天命为核心,崇尚秩序、稳定与和谐,因而切合新统一皇朝对全民的认受性的要求,使它得以绕过宗法制的血缘至上的观点。而皇朝的稳定也不再建立于封建诸侯及“尊王攘夷”的旧制。有效率、公正并建基于公开考试和道德行为的新官僚体系,对新帝国强大的管治人才需要作出了适时的响应。
士或儒官成为新的官僚骨干。城市作为士或儒官活动的平台,以及对周边农业腹地具有服务机能的中地,自然在功能分区、结构和性质上体现出基本的儒家观点。
是以自汉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文明的演进,与士阶层和帝国的行政需求互相配合。城市的大小序列、主要功能和空间布局逐步向儒家的礼乐原则靠拢,形成了传统中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