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资产负债表是三大财务报表之一,是一张静态数据表,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状态。因此,提到资产负债表管理,很多人会疑惑:什么?资产负债表需要管理?
存在这种疑惑并不奇怪,因为资产负债表的财务印记根深蒂固。如果你从事资金运营,你会发现,一张静态的、看不到更多维度数据的资产负债表,特别是看不到业务期限(久期)和各种错配敞口的资产负债表,从中无法感知和识别风险。这样的资产负债表,对资金运营几乎没有参考价值。
资产负债表管理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规划和管理过程。管理目标: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盈利性)的统一。管理手段:资金交易。管理要素:量、本、利、价、险。
对于一家新银行来说,开业伊始,随着资产负债业务的初见雏形,其资产负债表的实际建表(建模)、监测、管理(维护)过程也就开启了。如何构建一张稳健的资产负债表,考验经营者的智慧。
全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93361260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管理(BSM,Balance Sheet Management),是由资金部门(通常是司库)通过叙做资金交易去实现的。这些交易通过量、本、利、价、险等交易要素,直接改变资产负债表,管理动作短平快,管理效果立竿见影。资产负债表管理(BSM)与资产负债管理(ALM),目标一致,方式不同。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去审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通常会看到两种不同的资金运营管理模式:(1)被动式:以资金头寸为中心,力保支付。(2)主动式:全面监护资产负债表,努力实现“三性”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