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939 12
2010-04-01
 
很简单:

改革开放后:

第一个三十年是用中国的资源换西方的科学技术.中国是以主动打开市场来应对被动的现实.

第二个三十年(即今后的几十年)是用中国的文化换西方的知识,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知识是一种互动.

个人意见,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 20:03:10
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还权于民.第一个30年也仅仅是一定程度上还财富权于民.至于政治权,教育权,这些还权于民仍然没有启动.就现在的情形来看,第二个春天连影子都还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 23:06:52
 
谢谢2楼无知求知同学的探讨:

我想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是用政府的驱动来让民间的经济有自动力.

我想现在中国的民间经济已经有自动力了,人民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让自己日子过得好,还可以养活一大群闲人,于是政府可以有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了.

其实,我想,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该到了每个人自由迸发的时候了.

这后面的第二个三十年,就看如何地让每个人自由迸发了,就要为着达到每个人的全面迸发的程度的第三轮改革作好准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5 12:39:13
yuwei8 发表于 2010-4-2 23:06
 
谢谢2楼无知求知同学的探讨:

我想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是用政府的驱动来让民间的经济有自动力.

我想现在中国的民间经济已经有自动力了,人民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让自己日子过得好,还可以养活一大群闲人,于是政府可以有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了.

其实,我想,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该到了每个人自由迸发的时候了.

这后面的第二个三十年,就看如何地让每个人自由迸发了,就要为着达到每个人的全面迸发的程度的第三轮改革作好准备了.
三十年前,这改革开放是如何酝NIANG如何启动的,这些真相至今仍然尘封.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只能猜测其主要目的,但不能坚信,也不要去断言.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我亲身经历了之前的扰动期,而且还是参与者之一.那时还没有经济学家什么事,他们参与争论已经是后来的事了.我可以告诉你,一开始政府是被动的.也就是说,一开始是自下而上的.连市场调节和设立经济特区都是自下而上的.那实际上就是要求还权于民,至少是一定程度上还财富权于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7 15:47:4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0-4-5 12:39
yuwei8 发表于 2010-4-2 23:06
 
谢谢2楼无知求知同学的探讨:

我想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是用政府的驱动来让民间的经济有自动力.

我想现在中国的民间经济已经有自动力了,人民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让自己日子过得好,还可以养活一大群闲人,于是政府可以有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了.

其实,我想,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该到了每个人自由迸发的时候了.

这后面的第二个三十年,就看如何地让每个人自由迸发了,就要为着达到每个人的全面迸发的程度的第三轮改革作好准备了.
三十年前,这改革开放是如何酝NIANG如何启动的,这些真相至今仍然尘封.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只能猜测其主要目的,但不能坚信,也不要去断言.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我亲身经历了之前的扰动期,而且还是参与者之一.那时还没有经济学家什么事,他们参与争论已经是后来的事了.我可以告诉你,一开始政府是被动的.也就是说,一开始是自下而上的.连市场调节和设立经济特区都是自下而上的.那实际上就是要求还权于民,至少是一定程度上还财富权于民.
有道理!变革实际上首先来自于民间,因为不变则死,而往往是底层死最先,所以他们是被迫而变。但是当当局接管改革事务后,改革便渐渐脱离了底层的原创性,公众对改革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创造权了。所以便出现了改革的畸形化,即权贵利用改革去巩固他们自己的利益领地,而公众则被改革抛弃得越来越远。
因此本人一直认为,改革并不成功,成功的是变革(即自下而上的变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7 00:49:15
hhj 发表于 2010-4-7 15:47
有道理!变革实际上首先来自于民间,因为不变则死,而往往是底层死最先,所以他们是被迫而变。但是当当局接管改革事务后,改革便渐渐脱离了底层的原创性,公众对改革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创造权了。所以便出现了改革的畸形化,即权贵利用改革去巩固他们自己的利益领地,而公众则被改革抛弃得越来越远。
因此本人一直认为,改革并不成功,成功的是变革(即自下而上的变革)。
"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是某年广东代表团带往全国计划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议题,这一议题在最初的时候是不带前面那半截的,而且也没有"为主为辅"之说,因为本来就不希望这种权力集中的计划经济再延续下去.加上前面那半截而且变成"为主为辅"是不得已的,这也是当年广东省财贸办公室的意见,因为不加不行,"这是原则".事实上,过去30年来这"原则"一直在坚持着.其实这正是人为折腾至今不断的根源所在,也是权贵利益至今保持的根源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