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总量函数不存在。
确实没有一个单独的人按照一个严格的生产函数进行生产。但是这不能否认社会的最大产出是与社会的要素、资源有关联的,而且关于边际产出的假设在经验上也是合理的。我觉得,总量生产函数的问题不再与存在与否,而在于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稻田条件等要求经济收敛性的约束,而这只是关于现实经济是否收敛的认识问题,认识不同,假设就不同。但重要的是主流增长理论的分析思路是对的。至少是一个不错的向标
二、关于要素同质性
对单个的厂商来说确实存在可用资源的异质性。然而,对一个封闭性的经济(这一约束未必必要)来说,其要素可以用平均的、典型的质量水平来表示——这一平均水平未必容易测量,但确实存在——只要技术水平不变,可以期望平均水平不变。这样要素同质性不成为问题
三、关于完全理性
首先,经济学是世界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回答“应该怎样”,而不是“是怎样”,如此方能不断改造人们的认识,完全理性作为“应该的”也就是合理的
再者,增长理论讨论的是经济的潜在生产能力,其言外之意就是排除一切不完美的因素。至于如何使市场的信息更充分,就如同如何刺激需求一样,只是尽力使潜力发挥出来,而不在潜力的讨论范围内
四、关于动态分析
俺到觉的,动态分析是经济分析的唯一完整的分析方法。所有的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分析都是在动态路径不易求得时的“退而求其次”,都可以有动态路径在一定约束下更加定量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