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461 7
2006-03-18

农业技术推广滞后的原因和对策探讨

石柱县农业局    李小平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的瓶颈,为什么会得出这一结论,以及对此作理论探讨和分析,最终得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必然性,指出要摆脱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滞后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技术  推广 滞后原因  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政策,三靠投入,四靠法制。只有不断创新,科技兴农,才是我们的根本出路。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保持农业发展优先,走机械化,规模经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路子,只能以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为支点。科研是基础和前提,推广是关键。农业进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既要有科研创新,更要有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以前片面强调农业科研创新工作,忽视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成效。如何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破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的严重局面,成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首要和基本的任务。

    1.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不仅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其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费用更少,我国每年取得约六千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其中三分之二滞溜在实验室或试验田里。这说明我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成果在以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存极其严重的问题,转化能力低,速度不高,不快,效果不好,效率低下。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当前主要是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来完成的。因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的问题突显,正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成为当前严重阻碍农村科研创新的绊脚石和农村经济工作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1.1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现今世界各国用以衡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的可比性指标。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指标,也是一个经济指标;既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用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评价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贡献的大小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根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八五”期间,我国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仅存35%,到“九五”末,也仅达到42%。而美国早在七十年代初就达到70%到80%。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极低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落后了至少十五至二十年的时间。

    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增长?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归结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不能适应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需要,跟不上农业科研开发创新的步伐和速度。

    1.2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技术普及率和农业技术的入户率普遍较低:

    据统计,我国现在科技成果转化率只达到10%到11%。农业技术普及率只有30%至40%。我国农业技术的入户率也相当低。这一切追根溯源,都与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有着直接的联系。

    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的原因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大环境看,政策扶持力度有限,法律法规保护不够;从微观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破落、陈旧,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合拍,与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不相称,既影响了农村工作,也制约了自我发展。

    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样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在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中曾起过重大和积极作用,作出了其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加快,形势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飞进,旧有而现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固有的缺陷突显,各种利益和非利益的矛盾激化,体制外窘迫,内耗丛生,最终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引入绝境,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2.1行政干预严重:

    长期以来,政府成为一切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置于行政领导之下的陈规陋习依然存在,使农技推广成为政府工作的附属物,没有能真正地从政府束缚中解脱出来。政府给农业技术推广下任务、定指标、拨计划、出点子,使农技工作围绕政府工作转,农技推广人员围绕政府领导人员转,忽视广大农村农民的实际和对农业技术的需要,无视市场的客观要求和活动规律。致使农技推广人员大多陷入诸种繁务杂活,不知所从,为晋级升职四处奔波,极为私利,根本没有把农业技术推广放在心上,本职工作荒废无度,乱摊派、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技术滥用、误用和不合法使用事件层出不穷 。凡此种种,既有损政府形象,又有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声誉;既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更严重束缚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手脚,进而抑制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2.2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是影响和制约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不足的情况愈演愈烈,每况愈下,越来越严重。

    2.3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低:

    2.3.1何谓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低?

    所谓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就是指农业推广费用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强度不高,处于一个非常低下的水平。据专家研究计算表明,1985年到1995年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始终未能超过或赶上1986年水平,即0.41%。1990年达到最低点0.35%。以后虽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该投资强度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八十年代的投资强度(0.62%)的水平,而且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投资强度(0.44%)的水平。

    2.3.2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费用太少。

    据农业部1995年对全国96个县的调查,其中有55个县级农技站已被停拨事业费用,占所调查县数的57%,在所调查的19000多个乡镇农技站中(占已建站的40%),9000多个已被停拨事业费用,占所调查乡镇农技站的47%。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994年6月统计表明,自1991年以来事业费用削减的县有840个,占全国县数的44%。38700个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削减或取消,占全国乡级总数的43%。1993年农业部百县调查显示,各县农口事业费用平均比上年减少64万元。

    2.3.3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人均总经费和人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投资增长赶不上人员的增长,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均总经费和人均活动经费或推广经费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人均年总经费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由1986年的1167元下降到1995年的894元,年平均下降0.6%。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平均工资由1985年比非农口国家机关职工平均低10%,下降到1995年的低17%。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正常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农业技术工作的顺利推广,降低了农村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除推广人员投入推广工作的时间大量减少外,许多推广人员也不再安心本职工作,遂自谋出路,各求生计。这种经费不足,以至短缺,溃乏的状况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走入停滞落后,衰退不振的局面,陷入相当困难境地。

    2.4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分布不合理:

    截止1996年底,我国现有各类国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5.5万个,在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103万人,其中农业专业技术推广人员6.25万人。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九十年代初,一些地方片面理解中央有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减拨或停拨事业费用,严重挫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产生了很大冲击,形成“网破、线乱、奶断、人散”的局面,出现队伍不稳定、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

    从目前我国专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现状分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员不具备农业专业学历或根本是外行。从乡镇推广站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17%,严重缺乏既懂农业科学理论又会技术操作实践的骨干人才和精兵强将。

    此外,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按每个农技推广人员服务的农业人口数和种植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的耕地面积数计算,分别为708人和243.6公顷。每个农技人员承担服务的农民数和耕地公顷数相当多,技术推广的任务相当重,远远高于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每个农技人员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加之近年来,我国农技推广人员正不断减少。据统计,仅2001年,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比2000年减少3.6万个,人员减少18万人。使现有农技人员的任务更为繁重。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分布也极为不合理。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过于集中在县市级,乡村级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县级技术人员越来越多,形成倒挂错位,使本来存在的严重问题,愈益严重。据调查,目前,我国多数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业人员仅有一至两人,而且农业技术推广设备相当简陋。如此极不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分布状况,使本来素质低下,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的农业技术队伍处境更加艰难,严重制约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程。因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2.5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一盘棋的思想,整体观念不强,缺乏系统性。这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条块分割,部门和地区分割严重。从而引起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乱丛生,内耗加俱,影响了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体合力的形成和整体功效的发挥。

    所谓条块分割就是指在业务上农业技术推广的狭隘性,仅限于推广本部门内与本职工作和专业的技术,而对其他相关农业生产技术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所需技术不多过问,漠不关心。事实上,农业是一个整体,农业技术推广也是一个整体,现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既包括种植业农业技术,也包括畜牧业农业技术;既有水产业推广技术,也有农业机械化推广技术;既有水利农技推广,也有林业农技推广;同时还有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长期以来,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疏于联系,缺少交流,分属不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各自为政,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技术落后,设备简单,偶有错失,则推脱责任,言辞相向,内耗严重,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起了阻碍作用。

    除了条块分割外,农业技术推广中部门分割和地区分割也极为严重。

    部门分割是指农业技术推广中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业技术科研部门和农业技术采用对象,即农民之间的分割。

    农业技术推广中,“三农”分割长期以来存在,一直得不到解决。“三农” 分割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失去了工作的基点和方向。农业生产中,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不断需求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不竭动力。科研开发和不断创新才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推动力和源泉。离开了农业科研部门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寸步难行,又怎能不停滞落后,陷入困境呢?

    地区分割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也长期存在着。所谓地区分割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排外政策,即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技术只能由本地区内的技术推广人员承担,外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得到本地区内推广农业技术,以致于此,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处境;既有地区差异,民俗风俗区别,更有地方保护,闭关自守的恶果。这不仅限制了本地农技推广的工作发展,而且严重阻碍着全国统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技术交流市场的形成和建立。

    众多的统计数字和资料表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陷入绝境,已成为制约当前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它外不能推动农村经济工作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内不能自强不息。改革和创新现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势在必行。坚冰总是会被打破的。

    3.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振兴发展,只能走创新之路,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加强法律法规保护,采取各种切实有力措施,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3.1市场为导向,创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制:

    把农业技术推广推向市场,从政府工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政事分开,各施其责,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3.1.1在市场的指引下,以农业科研创新为其内在动力。农业科研要与市场需求和农民的迫切需要紧密相连,既要高、新,更要实际,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农业科研要形成开发一代、研究一代、贮存一代的技术连续更替发展的模式,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不竭的智力资源为广大农民用户提供各种高效、低能、优质、无污染的实用农业技术。

    3.1.2布局合理,形成以乡镇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

    乡镇是农业技术走向农民用户的真正出口。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不足的情况,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乡镇基层农技队伍建设。一是内部调整,减少市县级农技人员,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二是广开门路,从各相关部门中抽调富余人员,增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三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在职培养和技能训练,提高其素质;四是打破条块、部门和地区分割,统筹安排,协调互补,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五是,以政府投入为主,采取各种途径,多渠道,多门路集资以安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从业信心和决心,稳定农业技术队伍建设。

    3.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制建立:

    在已有的农业政策基础上,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步伐,为农业技术推广大面积试行和规模发展,机械化前进,提供有利条件。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并制定各种政策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优先发展和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切身利益,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和激励、竞争机制。

    3.3加快法律法规建设,给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制的建立以保护:

    现有的《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根本的指导作用。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少,且未成体系,其应有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矛盾不断涌现,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为农业推广体制创新以有效和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走上一条科学、规范、高效的建设道路。

    3.4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技术队伍为重点,以政策扶持和法律保护为两翼,形成科研、推广和教育培训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推进到新的阶段,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论科技进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支点(徐吉跃、丁海军)

2.《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探索与实践》(李兴勇主编)

3.《2000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4.《中国农村研究报告》

5.《中国发展报告》(农业与发展)(牛若峰主编)

6.《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李闵主编)

[此贴子已经被angelboy于2008-8-19 9:32: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18 10:52:00
希望大家喜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9 17:56:00

为什么看不到内容,有现金啊,怎么不能购买?

望楼上解释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9 18:03:00
以下是引用ershibahuasheng在2006-3-29 17:56:00的发言:

为什么看不到内容,有现金啊,怎么不能购买?

望楼上解释一下!

问题解决了!可能有个时间滞后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0 01:32:00

LZ好黑,嘿嘿

农业技术推广落后与国家扶持少有重大关系,国外像发达国家对农业每年都有巨大的补贴,其中当然有少不了巨大的技术研发投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0 08:39:00

怎么了啊

我找到的资料,你负一点辛苦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