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震旦馆
揭露中华玉文化七大亮点
【经济日报╱记者陈雅兰/实时报导】
2010.04.02 11:50 pm
震旦行即将参加5月开幕的上海世界博览会,震旦馆副馆长谭白绢表示,震旦馆以中华玉文化为主轴,将以「有趣、生动、通俗、回味无穷」的方式,让每位参观者都能深刻体会震旦馆的「七大亮点」。
其中分别包括「守护世博的红山玉人」、「中华第一龙:C型龙」、「女娲补天,展现3D动画震撼人心」、「全息科技,展示八千年中华玉文化」、「2.5吨玉山子,集千年玉雕精华」、「北京奥运金镶玉奖牌」和「世博纪念商品
(橙果设计精心制作)」。
震旦馆主题以展现「君子如玉」的文化内涵为出发,将孔子对玉的观点,以玉的十一德,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分别展示出「仁爱、义行、礼貌、智能、信誉」五种美好品德,衍生出城市所应具备的新风格,以呼应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同时也与震旦诚信正派、崇法务实的经营观点不谋而合,共同以「玉」作了完美的结合。
震旦馆所展示的40多件典藏玉器中,时代从红山文化至明清两朝,横跨了几千年的历史。展品中最震撼的,是一座罕见的2.5吨的「玉山子」雕塑作品,这件绿色的巨大玉石上,雕刻着雄奇壮丽的珠穆朗玛峰,登山者不畏险峻,迎难而上,生动逼真。
同时,展馆更运用最新技术展示了古代玉雕的料、工、形、纹等不同环节,强调玉石是历经上亿年、汇聚了天地万物之精华,经过采玉人的艰难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找到。再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玉石才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华。让参观者亲眼目睹玉雕的精采过程,更能体会出博大精深玉文化之美。
震旦行指出,将博物馆中典藏的多件玉器展示在世人面前,无非是希望透过文物的交流,也能将两岸的玉文化作完美串联。同时能透过震旦馆藉由君子五德的定义以玉会友,让世界看见震旦、也看见八千年来的中华文化。
【2010/04/02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