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592 20
2020-01-01

所谓“边际买者”、“边际卖者”,是指价格每变动一单位,进入或退出市场的供应和需求。


譬如一家拉面馆卖10块钱一碗面,每天能卖90碗。当涨价到11块钱,就只能卖出89碗,那么就把这因为涨一块钱就不来拉面馆,便宜一块钱就来拉面馆的需求称为——拉面价格在10~11块之间的“边际买者”(边际需求)。


边际卖者(边际供应)就把上面的表述反一反就行,买和卖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譬如当某市拉面价格为10元一碗时,有89家拉面馆,当拉面价格涨到11元时,有90家拉面馆......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微观分册


现在暂停一下,想一想:边际理论是什么?


它只不过是对“价格上升,刺激供应、抑制需求;价格下跌,抑制供应,刺激需求”这一现象的“技术性描述,它根本就不存在错不错的问题。当我们说出“边际”俩字儿的时候,代表了一大坨意思,不用这个“术语”表述起来就会很啰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1 20:45:04
thanks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 20:57:03
与“边际理论”相关的,是“理性人假设”。

贸易中的吃亏感.jpg 斯蒂格里茨《经济学》


“理性人假设”是说:当一个理智正常的成年人(既不是疯子,也不是儿童),当他做出某种选择的时候,表明他认为选择这样做比不选择这样做更好。

譬如我周五决定买进股票的时候,表明我认为买比不卖好;而周末特没谱发了个推,我周一决定抛股票的时候,表明我认为抛比不抛好。

正如不能用建国后三十年的理性否定前三十年的理性,也不能用我周一抛股票的理性否定我周五买股票的理性。

理性人假设并不是先知人假设、全知全能人假设,也没有假设人人都是股神,买了就涨,抛了就跌,仅仅是假设大家都是理智正常的成年人。换而言之,更接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假设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 20:57: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 20:58:19

家长主义.jpg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所以,经济学中就有两种主义——“家长主义”与“自由主义”。

假如像成龙大哥说的那样——“中国人需要被管理”,我们都是“巨婴”,那么就需要一个“家长主义”多一些的政府。
假如是乘坐的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大陆的清教徒们组建起来的政府,那么就会是一个“自由主义”多一些的政府。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所有的政府都是“家长主义”的,“自由主义”很晚很晚才出现。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是指“管理家庭的人”,在汉语里也有“经世济民”之意。
管理家庭.jpg

曼昆《经济学原理》


在一个原始部落中,可以由一个最有能力的人担当家长、领袖,由他来安排一切。就像《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大江大河》中的雷东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 20:59:12
究竟哪一个学说更“自然”


商业是欺骗.jpg

马克思《资本论》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当中,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赚取差价的中间商是“最违反自然的”。

而巴斯夏的《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当中也有一章叫做“中间人”,他举了个例子:

如果巴黎人的胃觉得饿了,而能满足这种欲望的小麦是在俄罗斯的奥德萨,那么,在小麦进到胃里之前,人们的痛苦是不会消失的。有二种办法可以使胃得到满足:饥饿的人自己跑去寻找小麦;他们也可以把这事完全托付给专门从事这门生意的人;第三种办法则是他们甘愿让国家征收一笔税款,然后由ZF官员来承担这一任务。

在这三种办法中,哪一种最有优势?

在所有时代的所有国家中,比较自由、文明、有阅历的人,如果可以自愿选择的话,总是毫不例外地选择第二种。我承认,在我看来,这已经足以证明它的优势了。我的心智不会承认人类会在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上自己欺骗自己【17】。

不过,我们还是仔细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让3600万人都统统跑到奥德萨去搞到他们必需的小麦,显然是不可行的。第一种办法没有任何可行性。消费者不可能事必躬亲;他们不得不转而求助于中间人,不管是ZF官员还是商人。

然而,我们得注意到,这第一种办法应该是最自然的办法。从根本上说,谁觉得饿了,那他自己就有责任去搞到自已要吃的小麦。这是一个只关乎他自己的任务,按说,这项任务只能由他自己来完成。假如别人,不管他是谁,为他提供了这项服务,替他完成了自己本该完成的任务,那么,这个人就有权获得补偿。我们就这里所谈论的其实正是这一点:中间人的服务内含着某种获得补偿的权利。

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社会主义者所说的寄生虫的问题。我们姑且承认中间人是寄生虫,那么,两种寄生虫——商人或公共服务机构——中,到底哪一个的寄生性少一点?


比较明显的结论是,每个巴黎人自己去俄罗斯购买小麦,是“最自然”的。然而,交易是有费用的,之所以会有形形色色的中间商赚差价,是因为他们能起到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
关键在于,前两种方式是“自由竞争”的,假如中间人收取的费用过高,或者遇到竞争对手提供了更优惠的价格,巴黎人就会抛弃他。而一旦ZF介入,垄断经营,无论收取多高的费用,巴黎人只能被动接受(想一想,中国的汽、柴油价格)。

因此,前者总是在竞争中不断进步的,后者即使短时间里有一定优势,因为缺乏竞争,长期来看也必定会是落后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历史地来看。
当人类处于部落社会的时候,“家长主义”是最有优势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理论无非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社会基础上罢了。而当人口增长,群落扩大,“家长”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这时候,才会出现“自由主义”的解决方案——即市场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