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o11 发表于 2010-4-6 08:07 
从国外来的和尚也不过是和尚。
大概也只会念念不知所云的经,离有真才实学,估计还相差甚远。
上海财大如此搞,不过是叶公好龙+欺世盗名而已。
说实在的,我倒挺佩服田院长的:据有的网友讲,尽管田院长像个不着窝的兔子,到处乱跑,但
财大经院楼前飞个苍蝇,田院长都能分出公母。真是神了啊。
这么说就打到一片了。。按说留在国外的人水平不会太次,不然外国高校不会留他们任教。但回国的人也不是一概都是被淘汰的,还是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乐意回去。至于回去之后是堕落了,还是继续念经这取决于环境,也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原因坚持原来的原则。
很简单的例子,在国外有一套严格的学术规程,这套东西国内是没有的。是否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在国外的答案是“必须”,在国内的答案是“自觉”。所谓国内好的学者或者作者是知道国际标准,并且努力在每一篇论文里都执行。很多人原本是知道规范操作的,毕竟也在外面读过书,在那个环境里呆过都知道“国际标准”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正如您所说的,很多人回来就开始蜕变了,变得和不懂规则,不守规则的人一样无赖了。
我不觉得财大的做法本身是要炒作,只不过很担心这些人回去之后高薪供着,又有着诸多光坏,是否还有心思好好做学术。那天我遇到一个上财到海外短期交流的老师,听说了一些情况。总体上说,上财给予海归人员的待遇是不错的。但人都是要吃饭和过日子的,海归的老师不仅仅关心工资和论文发表,也关心柴米油盐。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归的人也都是混饭吃的,可那些留在海外的人也面临吃饭问题。说到底,知识分子都要吃饭,方法不同而已。大庙能吃斋念佛,小庙也可以。个人追求,个人修为,还有就是个人机遇了。
说到这里我还是很感叹老外对名头和学术的态度,虽然不是人人都那么敬业,但我至今记得一个老师的话(翻译成中文大意如下):“不要叫我某某教授,教授的牌子就是臭狗屎。如果说这个牌子有点用的话,那就是它与我的工资挂钩。除此以外,教授的名号就狗屁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