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6-3-23 15:22:00
以下是引用yuanmu00在2006-3-23 12:48:00的发言:

供方在交易中当然有作用,如果在交易中双方不断博弈,供方当然也会尽量使自己的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但这并不属于消费者剩余定义的范畴。

关于主观偏好形成消费者剩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假定一个面包的市场价格为1元,并且收入允许你买它。

你对他的评价如果是2元(也就是你非常喜欢面包),并且购买了它,那么就产生了1元钱的消费者剩余;如果你对面包的评价是0.1元,并且购买了它,(你太饿了),消费者剩余为-0.9元,你不买的话,那么它属于正常商品。

恕我驽钝,我实在不理解你对消费者剩余的理解。你的“消费者剩余”与Marshallian需求函数没有关系吧?

你是想说不完全信息下的定价机制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5:36:00

我并没有说在信息不完全的时候,形成消费者剩余,而是说消费者剩余的形成与信息完全不完全没有必然的联系。

谢谢你替我揭开了心中的谜团,如果评价低于1元的话,将不会发生交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8:29:00

我去《新帕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找了找~关于消费者剩余的条目~~~

发现超级复杂~~~大家还是不要讨论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很争议的~~~

可以细化到4种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牵扯到的数学方法也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8:37:00
只是一个消费者主观感受,说白了就是心理自慰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8:46:00
以下是引用eblog在2006-3-23 18:37:00的发言:
只是一个消费者主观感受,说白了就是心理自慰而已

不是这样的。剩余更大的交易,消费者更愿意做(我们没必要刻意比较剩余相差的程度)。而不是“心理安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8:51:00

呵呵~~~~这个概念是不是由马氏提出的,是他发展到福利方面去的~~~~

牵扯到价格变化路径带来的影响~~~~~什么基数阶差??????

还有很多东东偶都不知道!!!!!

偶等高人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9:0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6-3-23 18:46:00的发言:

不是这样的。剩余更大的交易,消费者更愿意做(我们没必要刻意比较剩余相差的程度)。而不是“心理安慰”。

我在网上看过的一篇文章上说

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最大的作用就是要消费者相信自己是花钱买东西是赚了~~~

如果从老高课本上的第一章的内容看~~~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呢~~

发展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市场服务的~~~~和咱们YY共产主义多好多好的味道差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21:06:00

说一下本人对这个问题的一点认识,可能很肤浅:

剩余从根本上讲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生产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使得生产者或消费者按照产量区别定价的可能不存在,从而导致市场均衡于某个统一的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其最后一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单位效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的总效用超过货币的总效用,超过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同理,对于生产者,由于存在统一价格,生产最后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而由于边际成本递增,所以收益超过总可变成本,形成生产者剩余.

在垄断时,理论上讲垄断生产者可以通过拍卖消除消费者剩余,垄断消费者可以通过投标消除生产者剩余.当然前提条件是不记拍卖成本,以及参加拍卖者或投标者之间没有合谋.

所以,剩余的来源是:1,竞争 2,边际效用递减 3,边际成本递增

从基数效用的角度看,GIFFEN GOODS 也满足边际效用递减,应该也存在正的消费者剩余.但如何衡量GIFFEN GOODS的总效用呢?显然GIFFEN GOODS的消费者剩余不能象正常品那样由边际支付意愿积分减去实际支付金额来衡量.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消费者行为的动机是效用最大化.设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U(X,M) 其中X为商品X的消费数量,M为持有货币的数量.在给定价格P时,消费者消费Q数量的商品X,使得

MUX/MUM=P(Q) (1)

即商品X的边际效用与货币M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X的价格.

那么消费者剩余为总效用的增量: CS=§0Q*MUXdQ -§0P*Q*MUMdM (P*,Q*为均衡价格及产量)(用§代替积分符号)

对于正常品,一般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为常数1,将(1)代入上式,得

CS=§0Q*P (Q) dQ -P*Q*

问题在于,货币作为一种购买力的代表,其实质也是商品,也应该服从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X是正常品时,一般而言用于购买X的货币量相对于持有货币量M而言很小,忽略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一种合理而有益的简化.然而对于GIFFEN GOODS,这种简化就不合适了. 商品X之所以是GIFFEN GOODS,就是对X的支出对于M而言是很大的数目.因此随着商品边际效用的递减,支付的M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这样CS=CS(P*,Q*,MUM), 是变动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函数,无法由需求曲线直接表示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4 0:08:0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22:27:00
以下是引用chen3970在2006-3-23 19:00:00的发言:…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最大的作用就是要消费者相信自己是花钱买东西是赚了…

就是这个。

“没赚”消费者买东西干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22:47:00
消费者剩余的关键是分工、交换和偏好差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23:13:00

个人觉得是

消费者的主观心理 加上

信息不对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1 11:38:00

信息的不完全根本就不是造成消费者剩余的一种原因,要注意微观在讲这一块的时候一个前提假定就是:完全信息!

只要不是一级价格歧视就会有消费者剩余。

还有2楼的兄弟,我可以很容易的反驳你,既然生产者能够抬价为什么消费者不能压价?消费者可以把价格降到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啊这样倒是消费着剩余最多了吧,这种解释根本就不合理。

说的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1 11:40:00
应该是消费者内心的感受与真实支付之间的差额,如果是信息不完全的话,只是影响消费者剩余,而不是产生。这之间的逻辑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1 12:27:00

一些基本的问题,应该画图解说更方便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1 21:45:00
我认为消费者剩余只是消费者的一个主观心理感受,与信息不完全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 08:12:00
以下是引用guangguang83在2006-3-21 9:37:00的发言:
原因是边际效用递减,在资源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不是边际成本,我们可以用是的替换它.

同意,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也是存在消费者剩余产生的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 11:36:00
这是个基数效用论的分析,剩余的存在应该是从边际效用角度来说,可以说消费者剩余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归谁的问题.若厂商得到充分信息,并能实现第一价格歧视,剩余旧全为厂商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 22:02:00

心理安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 10:02:00
竞争.大家看供求曲线:供给者不敢将价格定在高于均衡价格处,是因为供给者之间,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压制导致,另外,由于有大量的消费者存在,免费搭车者是存在的,他们只购买较少的商品以较低的价格.即使是只有一个消费者,他也会货比三家,以获取足够的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13:44:02
可预见的非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8 08:43:12
最大价格是由一级价格歧视导致,而实际支付的价格是边际效用递减导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6 16:22:00
个人认为消费者剩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厂商对市场的垄断力量不够,如果垄断厂商够强大,就会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在不够强大的情况下,由于厂商之间无法达成有效的协议,为追求 个人利益最大化,势必相互倾扎,各种价格战,就给了消费者可乘之机,其实厂商的行为也可用囚徒困境解释: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8 02:01:59
消费者意愿价格,是消费者在两方面限制下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一个限制是收入一定,在此基础上的另一个限制是对此商品与其他商品的相对偏好程度。消费者意愿价格,只与购买数量有关,随购买数量增加,消费者意愿价格降低,而这是边际效用递减律的作用。消费者意愿价格,是与实际价格无关的。实际价格怎么变,也不会影响消费者意愿价格。消费者即便知道实际价格是多少,也不会影响他的意愿价格。定义本身就不包含实际价格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8 02:14:43
可以反过来理解。
如果实际价格刚好等于消费者意愿价格,那么,消费者就要以他能够接受的最高价格付款;与此相比,实际价格小于消费者意愿价格,那么,消费者就不用以他能够接受的最高价格付款,在预算的意义上说,他就节约了一笔资金(就等于消费者剩余),可以扩大他的商品购买,或者说,他获得了实际收入增加的效果。这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实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8 02:35:52
形成消费者剩余的原因,直接看,就一条,实际价格低于消费者意愿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5 18:47:39
信息不对称~
2014zksf_lyxt_004_0203_j.doc
大小:(50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7 02:32:47
呵呵,这个问题我也想过,而且想到头疼。市场剪刀图形的前提就是信息完全,信息不完全已经在分析之外了,怎么会造成消费剩余。

没有把握的回答,是竞争引起消费剩余。

如果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则厂商明知道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不同厂商之间为了获利也会竞相降价,直至到成本。此时,消费者获得物品的价格与想要获得物品价格就会有价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