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932 17
2006-03-21

在其他的西方国家,国企都会向国家的有关部门(如财政部)上交红利,这是因为国家是国企的股东,应该理所当然

的能够得到红利阿,为什么在中国只向国企收税,而不享受相应比例的红利呢?例如有些国有大型企业在海外IPO,但是

在中国,IPO或出卖国有企业所获得的资金通常不是流向所有者(国家),而是重新在企业内投资,这样就有可能造成投

资的低效;同时,国家每年的社会支出相当大,如果国家每年能把这些分红能拿来扩大社会支出,如投向教育支出等,这

样的话,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阿.

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不知道我讲的是否有一定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21 18:05:00

国有企业从来都不是“国有”的,只是少数人进行利益角逐、权力倾轧的“公共地”而已。

对于“国有”医疗、教育、交通、通讯、水电、石油、银行、保险等等垄断企业,不仅8亿农民享受不到它们的好处,而且一般城市贫民所能够享受的也很少。

所谓的“国有”企业,实质上是少数既得利益者的“流动性私产”,同时它的一切成本都要全民来承担,比如国家对它们在交通、能源、资源方面的低价格保障,以及由此导致的“国有”企业的无止境的浪费和内耗(中国国有企业单位产出的耗能量在世界上是“第一名”),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一旦遇到国际竞争,这种“国有”垄断企业立即“见光死'。当它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时候,政府又会以“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名义,用亿万财政来“埋单”(比如国家对建行、中行先后进行的将近800亿美元的埋单)。

因此,深刻认识“国有”企业的本质,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中国改革理论的新突破,必然是: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例的多寡,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2 07:19:00

中石油一年净赚1334亿 到底谁在分享巨额利润

一个公司如果垄断到一定规模,是不存在风险的,尤其中石油这样一个垄断了世界最大市场的资源型公司,与掌握了硬通货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根据2005年的年报,中石油在炼油及销售业务亏损198.1亿元的情况下,获得近1334亿元的净利润,跻身香港股市最赚钱的上市公司之列。可惜,笔者不是中石油的股东,所以并不那么开心,倒是关心在央企利润尚未上缴的情况下,这些利润到底由谁分享了?

先为中石油说一句公道话,尽管差强人意,中石油还是承担了部分社会责任,中国石油巨头没有让去年的油荒蔓延开来。并且,尽管并不“耳顺”,也听从了发改委的指导价。

真正收到真金白银的无疑是中石油的众多股东们。从年报登载的情况来看,中石油一直保持稳定的派息政策,即每年约把45%的利润用于分红。那些掌握中石油约12%的外资股份,从中石油的分红中每年所赚不菲。

最大的收获者是大股东,如股神巴菲特,中石油作为其最中意的两只“牛股”之一,其购入中石油的均价为每股1.68港元,倘若巴菲特手中23.39亿股中石油股票数量无变化,据估算,其账面利润已膨胀至143亿港元。而2004年,英国石油就已经从中石油股份的转让中获利85亿港元,同样崇尚投资价值理念持有8.4亿股中石油股份的邓普顿基金,也赚得不亦乐乎。其实,如果给这里的价值理念下个定义的话,就是发展中的最大市场的最大的垄断资源。

笔者并不是说,这些外资大股东就是最大的获利者,这些垄断型国企毕竟是国有控股公司,中石油90%左右的“红利”是派给了国有股。但考虑到国有股股东分红并没有通过具体的制度落实为民众利益,因此,民众的这块收益可以说是有待于将来收获的注水收益。在此之前,民众仍然不得不为高油价与经济租继续埋单。

去年我国先后5次调高成品油价格,折合成一次涨价,以15%的涨幅计算,每吨成品油至少上涨了600元。中石油去年一年加工原油11061万吨,生产成品油7114万吨,仅汽油涨价一项,消费者就多掏了427亿元给中石油,占到其整个利润的近四分之一,如果加上柴油、航空煤油和天然气,消费者至少多掏了600亿元。而社会为此所付出的隐性成本更是惊人,据有关统计显示,2003年国内石油公司通过涨价得到了300多亿元的利润,而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则高达2100亿元。

在央企实施利润上缴之后,情况恐怕仍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在国际各大石油公司中,中石油的开支预算达到149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BP的150亿美元,而中石油的行政运作成本能否下降也是未知数。而与这些公司相比,中石油在行政垄断资源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利润并不值得夸耀,2005年前9个月,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净利润为25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壳牌的净利润为2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都超过了中石油2005年全年167.9亿美元的净利润。

在有关主管部门不承认中石油的垄断身份的情况下,讨论中石油的社会责任已经无益。但为了不要侮辱大众智商,请中石油及其游说者不要再以国内成品油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倒挂为口实,要求促进垄断体制下的市场化。这并非笔者的杞人忧天,就在中石油发布好消息的同时,中石油财务总监王国梁仍在抱怨中石油去年的炼油业务发生的亏损,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高企,而相关部门迟迟未推出新成品油价格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2 7:18: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2 09:04:00

国家承担了企业重组的大部分成本:国家在职工失业和提前退休相关的成本方面还担负了主要的责任,还有从原来企业所属的社会职能,如幼儿园、学校、医院也由政府承担了。 实际上,摆脱这些职能对于国有企业利润上升起了很大的作用,应该上缴红利理所当然。

红利应上缴国资委,由国资委缴财政,再由人大决定红利的使用,这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据说2005年国资委承诺上缴的红利,但是否上缴了?这并无后续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2 15:43:00
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电信,莱佛士大酒店,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新加坡电力、吉宝集团这些巨无霸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幕后机构--淡马锡控股。淡马锡控股这个全球投资额达到900亿美元的投资机构一直由新加坡政府幕后操控.号称新加坡的"最大国企业".我们的国资委和中央汇金公司完全可以借鉴淡马锡控股的成功经验.国企向不向国家上交红利?这不是个问题,我认为真正的问题我们的国企要向国家交多少,怎么交.这是问题的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2 22:05:00
有的时候真的搞不懂国资委的那些人在那忙什么,还有财政部的,该收的钱不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