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23 8
2010-04-09

       一年中,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喜欢吗?如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既不是“海归”,也不是“海待”,他们是“海鸥”。“海鸥”是指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从事商务贸易及各种不同项目的人员,他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他们不一定身在国内,但却成为中国国际化的先头部队。




  如今,“海鸥”们在各行各业为中国的发展做着重要贡献。张雯就是这样一位让人敬佩的“海鸥”。作为美国“国际儿童希望”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张雯现在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早年的留美生活使张雯在美国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一次对福利院的采访经历让张雯走上了为孤儿寻找国外领养家庭的漫漫之路。现在,为了这份宝贵的慈善事业,张雯依旧飞翔于中美两国之间。虽然张雯所从事的事业并不是多么尖端的科学领域,也不会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美好的一生,张雯为此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中国“海鸥”已超过10万人,而且增长趋势迅猛。跨国企业、涉及国际化需求的行业,如投资银行、新经济与高科技产业,以及其他涉及国际产业分工协作的环节等,是“海鸥”的主要阵地。不仅如此,企业的国际化也不断促进“海鸥”数量的激增。北美在线总裁叶军也是早年留学海外的学子,在国外企业担任过高管,2000年以高级技术人员、专家身份回到北京,后自己创业,2006年再次前往多伦多创办自己的企业,这些丰富的工作经验,让叶军得出一个结论,“海鸥”特殊的身份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反之也促使更多的“海鸥”产生。
  不过,要当一名“海鸥”并不容易,不仅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精通外语,还要拥有多国居留证件等。虽然大部分“海鸥”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还算满意,但“海鸥”们在生活上却多少有些苦处。比如,中外假期不一样,国内的春节、国庆等节日,“海鸥”们必须工作,有时还要出差。到了圣诞节、感恩节,国外又不工作,而国内的亲人们却在忙碌。长期有这样的“时间差”,让“海鸥”们和亲朋好友的关系免不了会疏远一些。尽管,“海鸥”们在自己的创业路上体验着无数的艰辛,但中国“海鸥”群体却逐年扩大,而且在今后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回归方式。
  如今,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为“海鸥”精英创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契机。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一个需要“海鸥”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海鸥”的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9 20:35:44
好羡慕~
理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9 20:39:12
d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9 20:40:45
这样飞来飞去的,应该很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9 20:49:30
什么 海鸥?都是些 落了难的 鸟人!!!混的好的 才不回来呢!!!国内有 好的土壤吗???先治国!!!国家治理好了 才有 真正的人才 飞回来!!!要不 家雀儿 都留不住!!!现在看 真是 百废待兴呀!!!谁来撑起 祖国的一片蓝天???谁来 扛起建设国家的 大旗???真想 回到 那火热的年代 大干一场!!!就是死 也 无怨无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9 23:56:54
楼上是愤青吗。。。怎么这么激烈。。。
我就挺羡慕海鸥的。。。美国“国际儿童希望”组织——好棒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